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丽丝·安·门罗(1931-),加拿大著名短篇小说作家,201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在其作品中,使用精妙准确的语言描绘加拿大女性的日常生活,并进一步探索造成她们人生不幸的原因所在。 本文从女性主义批评角度对门罗作品中的女性逃离主题展开研究。二十世纪上半叶,加拿大的小镇女性在自身的发展道路上遭遇三重困境:来自父母的忽视与不尊重,来自丈夫的冷漠与压迫,以及来自职场的排挤与倾轧。在此困境下,不堪重负的年轻女性进行了或被动或主动的逃离。门罗通过刻画女主人公的一系列遭遇,揭露女性在资本主义父权制社会下的生存状况,即身份不断被“他者”化,地位被边缘化,成为没有主动权的客体,在此之上,女性还面临着女性内化资本主义父权制社会意识从而自我客体化的危险境地。 被动的逃离者如《逃离》中的卡拉、《法力》中的泰莎,由于缺乏知识教育,再加上精神上长期被奴役的习惯使得逃离之路坎坷不平,与幸福失之交臂;主动的逃离者如《激情》中的格蕾丝、《好女人的爱情》中的戴尔,她们的独立思想和人格,以及不畏困难的学习知识使得逃离成就了幸福之路。通过对逃离主题的分析,可以看出,不管成功与否,逃离本身就反映出加拿大女性对自我意识解放的渴望,同时逃离主题也展现门罗对加拿大父权社会制度的质疑与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