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仕女题画诗的审美意象研究

来源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ling0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画诗兼具诗书画,其独特性不仅吸引了众多诗人画家进行创作,在学术界也得到极大的关注与研究。尤其是近二三十年,有上千篇有关题画诗的文献,相关著作多达百部。本文从意象角度分析仕女题画诗,主要采用统计法、作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第一章绪论部分系统总结了前人对题画诗、仕女画的研究现状:第二章梳理了仕女画与题画诗的发展历程。仕女画经历了从魏晋之前的萌芽阶段到魏晋时期的初步形成、唐朝繁荣兴盛、宋元的衰微再到最后明清时期的复兴。仕女题画诗的发展步调与仕女画并不同步,在仕女画发展极其兴盛的唐朝,仕女题画诗却刚刚起步。在仕女画发展处于低潮的元代,仕女题画诗却极为兴盛。第三章对仕女画与题画诗最核心的意象——仕女意象进行了详实地研究。对每个朝代从仕女发式、妆容、服装,到内在情调等角度进行分析,并从中归纳出一条历代审美潮流的发展线索。第四章分析了仕女画与题画诗中的其他意象,包括铜镜意象、植物意象、动物意象和音乐意象。分析这些意象出现的渊源、原因以及审美内涵。第五章,以植物意象为例,对仕女画与题画诗的诗画关系进行了分析。归纳出仕女画与仕女题画诗之间具有相互契合的融合性、诗画互转的变异性、相互发挥的互补性三种关系。第六章对论文进行了总结。本论文选取的题材,主要从意象角度入手,充分吸收了仕女题画诗与仕女画的研究成果,结合了二者的相互关系,架构了古代仕女题画诗审美意象研究的总体框架。本论文的写作口的在于扩大题画诗的研究,以期引起广大研究者们对仕女题画诗的兴趣,并对当代仕女画的创作产生新的启发。
其他文献
太阳紫外线B(UVB)在人体维生素D的合成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体维生素D含量与健康有直接关联,它不仅仅是重要的钙磷调节因子,多项研究还表明维生素D含量足够可以显著降低乳
《曹寅与康熙》是史景迁在1965年完成的史学博士论文,主要分析曹寅家族有关的历史以及曹寅与康熙之间的关系。史景迁多处引用《红楼梦》文本佐证其历史研究,同时也对《红楼梦
徐珂作为晚清民初活跃在沪上词坛的著名词人,不仅词作颇丰,在词学思想方面也有建树。然而前人对其研究多集中在文献编纂和史料考索方面,徐珂的词学成就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舞台剧剧本《消失的故乡》讲述了一个离家多年的游子回国寻乡的故事。八十多岁的胡启之,多年以来一直逃避家人死于战乱的事实不敢返乡,内心饱受煎熬。终于在患病后鼓起勇气,
自元代的《西厢记》戏曲文本诞生以后,历代艺术家们通过对原著的“接受”与再创作,使《西厢记》的图像资料异彩纷呈,先后出现了《西厢记》的插图本、戏曲表演、民间艺术和现
自2014年3月教育部提出"核心素养"一词以来,有关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话题讨论热度一直高涨。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深化英语课程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在实际操作层面
国家电网电力监控系统是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支撑,面临的网络安全形势日趋严峻,监控系统的网络安全防护工作重要性更加凸显。目前荆门地区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工作仍存在薄弱
《中国文学》是中国迄今为止唯一一个对外译介中国文学文化的官方刊物。在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规范和制约下,《中国文学》在“文革”时期与改革开放时期呈现出全然不同的特点,
1917-1927是五四新文学发生、发展的第一个十年,一批新女性作家以令人瞩目的姿势跻身于其中,陈衡哲、冰心、庐隐、冯沅君、苏雪林、白薇、凌叔华、陈学昭、石评梅、陆晶清、
在当代文坛上,莫言是一位独具个性的作家。他天马行空的创作追求,汪洋恣肆、怪诞不羁的艺术气质,使其初登文坛至今,受到评论界及读者的广泛关注。总体看来,众说纷纭的评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