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6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的文件。文件中明确要求,中职学校要进一步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推广混合式教学等现代教学模式,推进课堂教学革命。因此,研究“面向中职学校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问题,对落实国家政策、保障教学质量、提升教学的信息化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选题十分有意义。中职学校是我国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为国家建设各领域输送了大量各专业技能型人才,但也正因为如此,大多数中职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和就业率,将教学重点放在操作技能的提高上,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知识能力与情感方面的培养,加上中职学校生源质量等问题,如何提高中职学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成为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将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升学习兴趣,从而实现中职学校对学生的全面培养。本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基于设计的研究、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观察等。采用文献研究法,对现有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分析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技能类课程存在的问题,并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基于设计的研究,在实践中对构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不断迭代修正。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等实证研究方法对学生学习的现状、上课的投入状态、态度的转变等获得一手资料,以对研究提供直接的证据支持。本研究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说明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界定了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分中职学校教学现状,构建了面向中职学校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第四部分,对全新的教学模式开展实施、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完善、再实施。最后改进教学模式,得出研究结论。第五部分,对整个研究进行总结,并分析研究的不足和对未来的展望。结合为期近一年的专业硕士教育见习与实习,笔者发现学生在传统课堂学习中存在主动性不足、投入度不高等问题,因而在一定理论指导下,基于中职学校现实信息化条件,构建了以“微信平台+线下真实环境”为支持环境,以“课前预习+课上互动+课后反思”为基本活动方式,以“学生自评互评+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为评价方式的混合教学模式。通过本次研究发现,这种模式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投入度,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希望为推动中职学校专业技能类课程做出可参考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