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不同胰腺炎模型胰腺病理改变与MCP-1表达的关系目的:验证不同浓度胆酸钠诱导的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及胰腺病理评分与MCP-1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在胰管内给予浓度为5%和0.5%的胆酸钠诱导急性胰腺炎,测定不同时间段胰腺的病理评分,同时利用免疫组化和RT-PCR两种方法在蛋白及mRNA水平测定MCP-1在胰腺内的表达,并通过相关性分析检测MCP-1表达与胰腺病理改变的相关性。结果:利用5%和0.5%的胆酸钠成功的诱导了SAP和MAP,两者的病理评分有显著性差异(MAP组2.75±0.86,SAP组10.15±1.44,p< 0.001);而免疫组化提示MCP-1在MAP组及SAP组的胰腺中均有明显表达,RT-PCR半定量分析显示SAP组MCP-1胰腺内表达水平明显高于MAP组(MAP组1.37±0.47,SAP组3.55±0.65,p< 0.001),并且MCP-1的表达量与胰腺损伤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0.922,p< 0.001)。结论:0.5%的胆酸钠胰管内注射可以成功的诱导MAP;在急性胰腺炎过程中胰腺MCP-1的表达明显升高,显示MCP-1可能是参与胰腺炎症的重要介质。第二部分急性胰腺炎时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规律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时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规律。方法:通过不同浓度的胆酸钠构建不同程度的急性胰腺炎模型,并在不同时间点静脉给予伊文兰(Evan’s blue),在生理盐水灌注冲洗后取出大鼠脑组织,匀浆、离心、取上清并用分光光度计读数,通过Evan’s blue的标准曲线得到脑组织中Evan’s blue的含量,而该含量直接反映了BBB的通透性。结果:轻症急性胰腺炎两组的血脑屏障通透性和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升高(MAP2h 1.64±0.17 p=0.443; MAP6h 1.69±0.24 p=0.321),而BBB通透性在SAP组中2小时开始升高,持续升高至48小时才有所下降(与对照组相比,SAP2h 1.89±0.12 p=0.013;SAP48h 1.84±0.07 p=0.019;SAP6h 2.66±0.32,SAP12h 2.91±0.29,SAP24h 2.89±0.69, p value均小于0.001)。结论:SAP时存在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升高,并且这种改变呈现一定的时间依赖性。第三部分急性胰腺炎时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的相关因素分析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时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升高与胰腺病变水平及MCP-1、TLR4表达的关系。方法:通过不同浓度的胆酸钠构建不同程度的急性胰腺炎模型,根据处死时间对大鼠进行分组,通过伊文兰(Evan’s blue)观察不同时间点大鼠BBB的通透性,利用病理评分评估胰腺病理损伤的水平,同时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的方法在蛋白和RNA水平来测定MCP-1和TLR4的表达,观察其表达水平与BBB通透性的相关性。结果: BBB通透性在轻症急性胰腺炎组没有明显升高,在SAP组中2小时开始升高,持续升高至48小时才有所下降;而重症急性胰腺炎各组的病理评分均较MAP组明显升高(SAP2h=8.50±1.07; SAP6h=9.75±0.71; SAP12h10.25±1.28; SAP24h=11.13±1.25; SAP48h=11.13±1.13)BBB通透性与胰腺病理评分的相关系数为0.626(p<0.01);与此同时,MCP-1和TLR4的表达相一致,均在SAP的各组中有明显表达,而对照组和MAP组表达为阴性,相关性分析提示MCP-1和TLR4的表达水平均与BBB通透性的升高显著相关。(MCP-1 Pearson相关系数: 0.812 p=0.007<0.01;TLR4 Pearson相关系数: 0.208 p<0.05),同时MCP-1的表达与TLR4的表达也相关(相关系数: 0.818 p<0.001)。结论:随着胰腺炎的加重,血脑屏障通透性逐渐升高,而由TLR4导致的MCP-1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重症急性胰腺炎时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改变。第四部分急性胰腺炎时CNS的损伤与BBB通透性的关系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时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升高与CNS损伤的关系。方法:在不同的急性胰腺炎模型中利用伊文兰(Evan’s blue)观察不同时间点大鼠BBB的通透性,同时利用利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作为神经损伤的标志物,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P-PCR的方法检测其表达,同时观察其表达水平与BBB通透性的相关性。结果: BBB通透性在轻症急性胰腺炎组没有明显升高,在SAP组中2小时开始升高,持续升高至48小时才有所下降;而重症急性胰腺炎各组的病理评分均较MAP组明显升高;与此同时,GFAP在对照组中呈基础性的低表达,GFAP在SAP2h、SAP6h与SAP12h三组中表达明显上升,12h组时表达最为明显,然而在24h以后的SAP各组中表达量迅速下降至基础水平(对照组1.13±0.33;MAP2h=1.00±0.33; MAP6h=1.10±0.55; SAP2h=1.81±0.27; SAP6h=2.26±0.65; SAP12h 2.49±0.64; SAP24h=1.05±0.64; SAP48h=1.00±0.61);而GFAP的表达水平和血脑屏障通透性之间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0.383,p=0.007<0.01)。结论:GFAP的一过性表达提示诱导急性胰腺炎后CNS没有出现严重的病理损伤,然而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升高可能是GFAP表达增加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