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高血压、正常高值血压人群中心动脉压参数进行小样本比较研究,进而为大样本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在山东省平原县机关人群中,筛选年龄大于18岁的高血压和正常高值血压调查者613例,通过标准问卷调查形式收集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等基线资料、存在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资料及证候分级量化资料: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确立肝火亢盛、痰湿壅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等单一证候及其组合证候,作为标准证候分型。利用无创性检测装置进行中心动脉压测定,比较上述不同证型的中心动脉压参数差异。结果:⑴高血压的常见证候分布证候依次为阴虚阳亢证(124/375)、肝火亢盛证(112/375)、阴阳两虚证(76/375),其他四个症候的样本量较小所占构成比较小,尚不能证实上述证候构成比的临床意义。⑵正常高值证候依次为肝火亢盛证(64/127)、阴虚阳亢证(44/127),其他三个证候的样本量较小,所占构成比较小,尚不能证实上述证候构成比的临床意义。⑶正常高值血压组与高血压组相比,基线资料中的年龄、体重指数(BMI)、腰臀围比值(WHR)和性别在两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基线资料具备可比性,检验中心动脉压参数之前,对其进行匹配以消除它们对中心动脉压参数在两组间比较的影响。⑷高血压和正常高值血压组中心动脉压(cSBP)、增强指数(AI)、校正后增强指数(AI P75)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正常高值血压组内阴虚阳亢证和肝火上炎证AI、AI P75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肝火亢盛证高血压和正常高值血压组cSBP、AI、AI P75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正常高值血压基本证型以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为主,正常高值血压人群阴虚阳亢证患者中心动脉压参数升高明显,提示其大动脉弹性功能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