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WHO的统计,全世界约有1.8亿智力残疾人,占世界人口总数的3%,这个数字相当于听力障碍人数的50倍,神经系统紊乱患者的28倍,盲人数量的25倍。据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公布来看,2006年我国各类残疾人的总数为8296万人,智力残疾554万人,占6.68%;而6-14岁学龄残疾儿童为246万人,其中,智力残疾儿童76万人。帮助这些庞大的学龄期智障儿童群体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无论是对家庭,还是对社会都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智力与适应行为是诊断智力落后的两个标准。对于智障儿童而言,其智力的损伤是无法改变的,可是,其适应行为的损伤却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来加以补偿。因此,对智障儿童的训练重点应该放在适应行为训练上。从目前对智障儿童适应行为的研究来看,都一致认为应该尽可能早进行干预,越早干预效果越好。可是,许多智障儿童都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期,对于那些已经错过了最佳干预和康复时期的智障儿童来说,就需要找到能帮助其提高适应能力的新的办法。在我国,自1987年开始参加特奥运动会到2007年举办世界级特奥会,短短的二十年间,特殊奥林匹克运动得到了蓬勃发展,不仅如此,与特奥有关的其他项目如融合运动、特奥大学计划等也都获得了广泛的推广。这些不仅为智障人士提供了一个展示其运动能力的一个舞台,还能让更多的人们了解他们,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本研究主要通过对智障儿童进行融合运动训练,采用湖南医科大学姚树桥、龚耀先(1994)修订编制的《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城市版)为测量工具,对其社会适应能力进行前后对比,并具体分析融合运动对于独立功能因子、认知因子、社会/自制因子的影响。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通过对学龄期智障儿童进行融合运动干预,可以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4.通过对学龄期智障儿童进行融合运动干预,可以增强其劳动技能和经济活动能力,但对于其感觉运动和生活自理效果不显著。3.通过对学龄期智障儿童进行融合运动干预,使智障儿童的语言和时空定向能力得到了增强,提高了其认知能力。4.通过对学龄期智障儿童进行融合运动干预,增强了智障儿童的个人取向观和社会责任感,使其自制能力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