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大量城市的功能定位、规划布局、交通出行、生活品质等情况已无法满足当前的形势和需要,居住密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秩序混乱等“城市病”严重突显。其中棚户区的出现和存在,就是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加速推进过程中面临的普遍问题之一。新中国成立,我国便开始了对旧城区的改造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地相继开展了针对不同地域、不同人群、不同特点的棚户区改造实践,形成了一些大量成功案例,却也有少数的缺失和不足。 按照北京市打造国际宜居之都和体现首都核心功能的要求,棚户区改造工作成为北京城市规划和发展的重点民生项目。然而,位于北京市核心区域的望坛地区,由于历史、融资、政策等多种原因,迟迟未能顺利推进改造,成为影响北京整体城市转型、面貌提升的重要阻碍。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学者对棚户区改造和居民意愿的相关研究内容进行了梳理,以实地调查和亲身参与改造工作过程中收集的情况为依据,对望坛棚户区改造的情况、特点等进行了收集,对困境、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该区域的现实状况,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望坛棚户区内居民合理的意愿和诉求,探究推动望坛棚户区拆迁政策落实的对策及建议,并初步得出了改造过程中,要着眼全局和长远,大处谋划细处着手;贯彻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原则;人性化操作,体现民生关怀;形成居民参与途径的制度化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