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作目的:参附方由人参(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人参的干燥根)和附子(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子根的加工品)两味中药组成。本课题建立Caco-2细胞单层模型,从吸收层面探求参附方配伍规律,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技术支撑,并为中药复方组分配伍优化提供数据支撑。研究方法:制备人参水提物和附子水提物,用UPLC/MS测定,选择其中的标志性成分并进行定量。将Caco-2细胞以1×105个/cm2的密度接种于内插小室,培养21天,建立单层模型,并以跨膜电阻值、阳性对照药荧光黄和普萘洛尔的表观通透系数(apparent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Papp)值来评价模型的完整性、紧密性和通透性。进行人参水提物、附子水提物和两者配伍的跨膜转运实验,用HPLC/MS对转运样品中的标志性成分进行定量,计算Papp和外排比。分别用罗丹明123外排实验、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来测定P-gp的活性、MDR1mRNA的表达和P-gp的蛋白水平。成果:人参中有一定含量、可代表人参药理作用的2种三醇型人参皂苷(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f)、3种二醇型人参皂苷(人参皂苷Rb2、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c)和齐墩果烷型酸性人参皂苷Ro被选作标志性成分。附子中有一定含量、可代表附子药理毒理作用的3种双酯型生物碱(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2种单酯型生物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和3种醇胺型生物碱(附子灵、尼奥林、塔拉乌头胺)被选作标志性成分。建立并验证Caco-2细胞单层模型后,初步分析人参水提物的双向跨膜,仅发现人参皂苷Ro可能存在主动外排作用,因此将研究重心转向附子。附子水提物在Caco-2模型双向跨膜时,其中的双酯型毒性生物碱成分存在活跃的外排作用,而且人参水提物的加入能够增强它们的外排,减少它们的吸收。在附子水提物双向跨膜实验中加入P-gp抑制剂,发现双酯型生物碱成分的外排被抑制,表明P-gp可能参与它们的外排转运。进一步进行这些双酯型生物碱单体的转运实验,并加抑制剂判断,发现它们的跨膜转运系统包含多个转运体。其中,P-gp和BCRP在外排转运中的作用已得到证实,同时不排除OCT参与吸收转运的可能性。最后,通过罗丹明123外排实验、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来测定P-gp的活性、MDR1mRNA的表达和P-gp的蛋白水平,发现人参水提物能通过诱导MDR1mRNA的表达来增强P-gp的蛋白表达,进而增强P-gp的功能。结论:人参可通过诱导P-gp来增加附子中双酯型毒性生物碱的外排,同时对其他低毒或无毒的标志性生物碱成分无明显影响,可以此解释参附方的配伍减毒机制。本课题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并为中药复方组分配伍优化提供了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