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监管问题研究

来源 :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r791154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将客户关系管理、资金管理和投资组合管理等融合在一起形成的综合化、特性化的一种具有创新性的银行服务方式。实现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有效监管,对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有着重大的意义,对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领域的风险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如何实现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有效监管问题展开了探讨。通过分析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领域的发展并做阶段性研究,运用金融监管法原理得出在我国实现对该业务领域的有效监管,应遵循金融监管跟进业务发展的金融监管思路;对目前监管不足的现象进行研究,找出造成监管有效性不足的原因;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领域法律风险的显著性以及该业务在我国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问题进行研究,结合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相关原理,得出管控法律风险是实现对该业务领域有效监管的基本路径;运用有效监管论原理,金融法学、经济学原理对如何实现在该业务领域的有效监管目标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监管主体监管的改进意见。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归纳总结我国现有的关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监管现状并划分阶段。分析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在我国的发展过程,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领域监管的发展,得出监管制度应伴随业务跟进。美国理财业务领域监管制度对我国的启示为理财业务的监管要与国情相适应,实现有效性监管。研究监管现状,分析出监管不足原因。第二,探讨实现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有效性监管的基本路径。分析该业务风险结构的特殊性,包括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创新性与风险特殊性,该业务中的显著性法律风险。找到实现当前有效性监管的基本路径,包括监管资金投向的违法违规问题、风险提示不足问题、违反相关法律法规问题等监管重点。第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有效性监管目标之实现。阐述确立有效性监管目标的经济学、金融学原理。建立有效性监管体系,包括有效监管法制化,创新监管制度。监管主体监管之改进,提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监管和内控监管部门监管的改进意见。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有效监管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由于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领域的产品开发日新月异,产品结构和风险愈发复杂化、多元化,加之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变化莫测,需要适时调整监管的模式,完善监管法律制度,达到有效监管目标。
其他文献
记载"八姓入闽"的现有文献中,乾隆《福州府志》引路振《九国志》应为何乔远《闽书》之误,且路振《九国志》无"八姓入闽"之记载;陈振孙《直斋书录题解》、嘉靖《固始县志》和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党的十八大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对于河南省来说更是一项艰巨的历史性任务。虽然河南省城镇化步伐也在加快,但与全国比较差距仍十分明显,河南省仍存在认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血清和腹水 CA125升高的情况、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共有70例患者入选,分成3组:组1(GroupⅠ),肝硬化伴或不伴腹水患者30例,组2(GroupⅡ),消化系统肿瘤伴
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电影、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电子传媒的相继兴盛,图像开始渗透到政治、经济、教育、文学、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学的生产与传播方式由此发生了
成都市的鹤鸣山、青城山是中国古代道教的发祥地.自古以来蜀中的学者一直注意对<老子>及道家学说的研究.当新修的春熙路出现了一条与街道相关的主题词&#39;如春登台&#39;后,
医疗机构文化建设是提高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之一,对其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而如何正确有效地建设医疗机构文化,成为摆在每个医疗机构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作为一家迅速
随着科技投入项目在企业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对科技投入项目的绩效评价也变得日益重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从计划整体效果出发,分析与计划相关的指标,研究长期策略规划与
活化T细胞核因子(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 cells,NFAT)是一组在哺乳动物细胞内广泛表达的转录因子,主要参与精密调控机体生长发育相关的、复杂的细胞内相互作用。近年
基于中医"胃不和则卧不安"经典理论,本文综述国内外近年来中西医从消化系统入手对失眠的理论探讨、科学研究和临床治疗的文献,分析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失眠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
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原产北美阿巴拉契山脉和欧扎克高原。它适应性强,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现已成为世界主要速生阔叶树种。在世界速生阔叶树种中,栽培面积仅次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