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式免疫微球技术检测VWF:Ag和VWF:GPIbR方法的建立及其临床应用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3333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主要是由血管内皮细胞和巨核细胞产生的一种多聚体糖蛋白,其分子量在500 kDa到10000 kDa之间。VWF通常以超大型VWF分子(ultra-large VWF,UL-VWF)的形式储存于血小板α颗粒和内皮细胞Weibel小体中。当血管壁受损时,VWF被释放出来,一方面通过其A3区与血管内皮基质的胶原结合;另一方面通过A1区与血小板糖蛋白Ibα(glycoprotein Ibα, GPIbα)结合,成为联系血小板和内皮基质的桥梁,从而参与到初期止血过程。VWF也是F VIII(Factor VIII,FVIII)的天然载体,保护FVIII逃避凝血酶的酶解作用,从而大大延长FVIII的半衰期。研究发现,血浆中发挥功能的主要是大分子量的VWF,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ase with thrombospondin type1 repeats,member13,ADAMTS13)能够与VWF分子A2区结合,将大分子的VWF切割为无活性的小片段,从而在维持 VWF不同分子量间的平衡上起着重要调节作用。  VWF分子缺乏或缺陷将会导致血管性血友病(von Willebrand disease,VWD), VWD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发病率约为1%。VWF检测最初即是用于VWD的诊断和分型,通常先以VWF抗原(VWF antigen,VWF:Ag)、VWF瑞斯托霉素诱导GPIb结合试验(VWF Ristocetin-triggered GPIb binding assay,VWF:GPIbR)检测进行筛查,继而联合其他辅助检测做出确诊。急性心肌梗死(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一种以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内皮基质暴露,诱发血栓形成,进而使冠状动脉闭塞而发生心肌缺血为病理特点的血栓栓塞性疾病。最新的调查显示,心血管病死亡已超越肿瘤,位居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研究发现,AMI同样也存在 VWF数量和质量的异常。因此,VWF被称作评估出血和血栓形成状态的风险因子,以VWF作为潜在抗血栓靶点的药物研究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的:  传统检测 VWF:Ag和 VWF:GPIbR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繁琐耗时、可重复性低、灵敏度差,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特异性高、准确性好,能够快速检测VWF:Ag,VWF:GPIbR的流式免疫微球技术(flow cytometric immunobead array,FCIA),进而将其应用于AMI的研究,并评估VWF:GPIbR和VWF多聚体分子在AMI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  (1)收集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21例VWD患者、河南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的146例AMI患者血浆,以及在门诊体检正常的105例正常志愿者血浆作为对照组(control,CTL);  (2) VWF:Ag-FCIA方法的建立:以抗人VWF单抗SZ29 IgG过夜包被微球,封闭后加入稀释的待测血浆孵育,最后加入异硫氰酸荧光素( 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 FITC)标记的绵羊抗人 VWF IgG多克隆抗体( FITC conjugated sheep-anti-human VWF IgG,FITC-GAH VWF IgG),反应过后在流式细胞仪上检测;  (3) VWF:GPIbR-FCIA方法的建立:以抗人血小板糖蛋白Ibα单抗SZ151 IgG过夜包被微球,封闭后加入重组人血小板糖蛋白Ibα片段孵育,结束后同时加入稀释的待测血浆和瑞斯托霉素,最后加入FITC-GAH VWF IgG反应,反应过后在流式细胞仪上检测;  (4)利用该方法检测VWD患者和CTL组血浆,并与经典的传统ELISA法进行方法学比较,评估FCIA法的可行性及优劣;  (5)利用FCIA法检测AMI患者血浆的VWF:Ag和VWF:GPIbR水平;利用ELISA法检测AMI患者血浆的VWF胶原结合活性(von Willebrand factor collagen binding assay, VWF:CB);利用荧光标记 VWF73底物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试验(FRETS-VWF73)检测ADAMTS13活性;利用VWF多聚体电泳分析CTL组和AMI患者血浆VWF分子的差异;  (6)应用 SPSS19.0和 GraphPad Prism5.0软件分析上述指标,并评估VWF:GPIbR和VWF多聚体在AMI中的临床价值。  结果:  (1)成功建立了VWF:Ag-FCIA检测法,以MFI为纵坐标,以血浆稀释度为横坐标绘制的标准曲线有较好的线性关系(R2=0.9941);该方法批内差异和批间差异分别为9.2%和12.6%,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5.2%、89.5%、90.5%;经线性回归分析,其与VWF:Ag-ELISA法有较好的相关性(r=0.855,P<0.0001)。经Bland-Altman一致性检验,两种方法的偏倚为1.123%,95%一致性界限为(-45.06%,47.30%),因此 VWF:Ag-FCIA法和 VWF:Ag-ELISA法的一致性较好。此外, VWF:Ag-FCIA法与VWF:Ag-ELISA法相比,前者对超低水平的VWF:Ag检测灵敏度更高(1.22%vs6.41%),因此对3型VWD患者的诊断效果更好;  (2)成功建立了VWF:GPIbR-FCIA检测法,以MFI为纵坐标,以血浆稀释度为横坐标绘制的标准曲线有较好的线性关系(R2=0.9876);其批内差异和批间差异分别为7.7%和13.5%,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5.2%、98.1%、97.6%;经线性回归分析,其与VWF:GPIbR-ELISA法有较好的相关性(r=0.813,P<0.0001),并与 VWF:GPIbR-ELISA法在特异度和敏感度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Bland-Altman一致性检验,两种方法的偏倚为9.947%,95%一致性界限为(-41.00%,60.90%),因此VWF:GPIbR-FCIA法和VWF:GPIbR-ELISA法的一致性较好;  (3) VWF:Ag-FCIA和 VWF:GPIbR-FCIA法的临床应用:AMI患者的血浆VWF:Ag、VWF:GPIbR水平均值显著高于CTL组(299.4%[37.3%-966.7%] vs73.5%[7.8%-193.3%]、242.0%[17.1%-1136.0%] vs65.5%[8.6%-189.0%],所有P<0.0001);AMI患者血浆的 ADAMTS13/VWF:Ag、 ADAMTS13/VWF:GPIbR、ADAMTS13/VWF:CB均值显著低于CTL组(0.25[0.03-1.30] vs1.16[0.24-4.82]、0.34[0.03-2.53] vs1.50[0.18-11.78]、0.29[0.04-1.66] vs2.43[0.51-14.23],所有P<0.0001);AMI患者血浆的 VWF:GPIbR/VWF:Ag、VWF:CB/VWF:Ag、VWF:GPIbR/VWF:CB均值与 CTL组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 PCI术前的血浆VWF:Ag、VWF:GPIbR、VWF:CB、VWF:GPIbR/VWF:Ag、VWF:CB/VWF:Ag与PCI术后相比,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 AMI患者的血浆 VWF:CB水平均值显著高于 CTL组(309.2%[21.2%-987.3%] vs75.6%[14.5%-342.1%],P<0.0001);AMI患者的血浆ADAMTS13活性均值低于CTL组(44.8%[28.3%-79.2%] vs48.8%[30.6%-86.4%],P<0.01);对AMI患者进行亚组(性别、年龄、支架个数等)分类,男性AMI患者的VWF:CB水平均值低于女性AMI患者(284.3%[29.6%-981.2%] vs397.9%[21.2%-987.3%],P=0.0174);年龄低于50岁者的 VWF:CB水平均值低于50岁以上者(238.0%[29.6%-878.5%] vs336.1%[21.2%-987.3%],P=0.0271);  (5) VWF多聚体电泳分析:AMI患者血浆中VWF分子与CTL组相比,不仅VWF:Ag明显增多,而且UL-VWF分子也显著增多。  结论:  (1)成功建立了VWF:Ag-FCIA检测法,该方法与传统的ELISA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检测速度更快,对3型VWD诊断灵敏度更高;  (2)成功建立了VWF:GPIbR-FCIA检测法,该方法与传统的ELISA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特异度更好,准确度更高;  (3) VWF:Ag-FCIA和 VWF:GPIbR-FCIA检测法既可用于出血性疾病,如VWD的诊断,也可用于评估AMI患者的血栓形成风险;  (4) AMI患者血浆中的VWF不仅数量明显增多,而且超大型VWF也显著多于正常人,这可能是导致心梗发生凶险的重要因素;血浆高水平的 VWF:Ag、VWF:GPIbR、VWF:CB、低水平的ADAMTS13活性有助于AMI的发生发展,这一发现为研制新型VWF拮抗剂提供了理论依据,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改良的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备的大鼠慢性大脑灌注不足引起的血管性痴呆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通过给予吸嗅迷迭香复合精油观察其对于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海马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