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煤层气在煤矿俗称“瓦斯”,是一种与煤伴生的独立矿种,属于非常规天然气矿产资源。实践证明,开发利用煤层气具有多重价值,不仅能大幅度减少矿井瓦斯事故的发生、避免矿井瓦斯直接排入大气引起的温室效应,还能作为清洁能源产生巨大的经济效应、有效改善中国能源结构,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降低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我国大多数煤层属于渗透率较低的煤层,在进行煤层气开采时必须采取煤层增透措施。现有的煤层气增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层气在煤矿俗称“瓦斯”,是一种与煤伴生的独立矿种,属于非常规天然气矿产资源。实践证明,开发利用煤层气具有多重价值,不仅能大幅度减少矿井瓦斯事故的发生、避免矿井瓦斯直接排入大气引起的温室效应,还能作为清洁能源产生巨大的经济效应、有效改善中国能源结构,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降低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我国大多数煤层属于渗透率较低的煤层,在进行煤层气开采时必须采取煤层增透措施。现有的煤层气增产工艺存在致裂效果不理想、稳产周期短、容易造成水资源浪费污染环境、压裂液配方复杂回收返排困难等不足。液氮在常压下温度极低,利用液氮对煤进行冻融处理,会对煤造成损伤极大增加煤层的渗透性,达到增产煤层气的目的。本文利用低温气体吸附法和压汞法,分别对原始煤样和经过液氮冻融处理的煤样进行孔隙结构测试,探究在液氮作用下煤体孔隙结构的演化规律;利用金相显微镜观测不同含水度煤样经过液氮循环冻融后煤表面裂隙演变规律,同时利用CT扫描观测液氮作用下煤样内部裂隙发育规律;通过制备不同粒径煤样进行循环液氮冻融,对不同冻融循环次数的煤样进行甲烷等温吸附实验,研究粒径和液氮冻融次数对煤吸附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液氮冻融后,煤样的孔容和平均孔径均有所提升,液氮冻结和致裂作用对于煤中的中孔含量和微孔含量的提升程度最大;对于大孔和过渡孔,液氮对其的影响作用就不如微孔和小孔的作用明显。液氮冻融对煤体孔隙结构演化特征为,液氮低温作用下促进煤中微孔发育为过渡孔和中孔,中孔和过渡孔进一步发育为大孔和裂隙,此过程中会改变煤的孔隙结构特征,有效促进煤中瓦斯的解吸和渗流。(2)通过CT技术和金相显微镜观测,液氮冻融后在煤的表面和内部都会发生明显的细观破坏;煤表面裂隙的扩展程度于煤中含水度和液氮冻融次数密切相关,煤中的含水度越高,液氮冻融后煤表面裂隙的扩展率越高,液氮冻融次数越多,煤表面裂隙的扩展率越高。(3)液氮循环冻融干燥柱状煤样的甲烷等温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液氮冻融处理能够有效增强煤的吸附性能。运用Langmuir吸附模型对不同次数的液氮冻融煤样吸附数据进行拟合得出:在液氮冻融后煤样的Langmuir体积VL和PL均有所提升;与原始未处理煤样相比2次冻融后煤样吸附参数VL和PL的提升最为明显;4次冻融循环后煤样的吸附参数VL和PL在2次冻融的基础上有所提升但不如原始煤样到2次冻融煤样提升程度大;6次冻融循环煤样的吸附参数VL和PL在4次冻融的基础上提升的程度很小,说明本实验所用煤样在6次液氮冻融后对煤样吸附性能提升的影响基本达到饱和。(4)分别对不同粒径的煤样进行液氮循环冻融后的甲烷等温吸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液氮循环冻融作用对柱状煤吸附性能的提升最为明显,在本实验有限次数的液氮冻融循环作用下,最终吸附量随着液氮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粒煤在液氮作用下,最终吸附量在2次冻融后达到最大值,然后就随着液氮冻融次数的增加而出现下降。(5)利用吸附动力学的Lagergren模型对吸附实验数据进行拟合,研究不同粒径煤样吸附速率常数液氮冻融次数变化,结果表明:考虑分形特征的改进Lagergren模型能够更好的描述不同液氮冻融次数下煤吸附过程中吸附速率常数k的变化;柱状煤样的吸附速率常数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并在4次冻融后增加的趋势趋于平缓;小粒径煤样随着液氮冻融次数的增多,小粒径煤样吸附量先增加后减少,达到冻融饱和以后,继续冻融将不利于吸附量的增多。但是吸附速率常数却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多而增大。(6)液氮对煤的致裂作用主要由煤体遇冷收缩产生的热应力、煤中水分冻结产生的膨胀应力和液氮遇热汽化产生的高能气体冲击的共同作用下对煤体造成损伤改变煤的孔裂隙结构。液氮作为压裂液不仅环保节约资源具有常规压裂液所不具备的优势。
其他文献
刺激响应型荧光材料是一类能够感知外界环境细微变化的材料。机械力、光、热、酸碱以及电压等外界环境的刺激,都会引起这类材料一系列动态可逆的荧光强度以及颜色变化,因此,各类刺激响应型荧光材料被应用于生物检测、化学分析、信息储存以及光电照明领域。传统的有机发光材料因分子间的π-π强相互作用引起聚集诱导效应,使有机材料在固态时发光强度降低,因而很大一部分荧光材料无法被应用于实际领域。因此,设计一类在固态下具
马路上的路灯坏了,路政工作人员需要使用高空作业车给路灯更换灯泡。工作时,工人会站在高空作业车的平台上,被抬升到较高的位置进行高空作业,不仅危险系数高,而且需要多人配合才能完成。更换路灯灯泡时,车辆被高空作业车阻挡,易造成交通拥堵。怎样才能让这项工作便捷又安全呢?我和科技小组的同学上网查阅了相关资料,并走访了更换路灯的师傅,经过反复探究,我设计了一款折叠旋转便捷更换的路灯。
文本相似度计算是文本挖掘过程中的一项关键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文本分类、机器翻译、搜索引擎、抄袭检测、自动问答等领域。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文本相似度算法是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相似度算法,但该算法存在词语权重不合理的问题,并且忽略了词语的语义。本文将在传统向量空间模型算法的基础上对文本相似度算法进行改进,并将其应用在了文本分类中。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传统文本相似度算法存在词频权重过于单一而无法有效提
润滑脂具有优良的润滑性能、好的密封性、润滑寿命长等优点,可以有效地减小摩擦,降低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润滑脂是由基础油、稠化剂和添加剂组成的半固态非牛顿型流体。稠化剂构成了润滑脂的基础骨架,约占润滑脂组成的5~25 wt.%。稠化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润滑脂的理化性能和润滑性能。锂基润滑脂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润滑脂,但是近年来锂电池工业的迅猛发展使得锂资源日益紧缺,严重影响到锂基脂的发展。因此,开发
压裂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全球煤层气的产量。我国拥有丰富的煤层气资源,但煤层气资源主要分布在水资源缺乏地区,水力压裂增渗的方法受到一定限制。由于超临界CO2具有高密度、低黏度和较高扩散系数等特性,超临界CO2压裂相对于水力压裂,不仅节约水资源、无污染、压裂液返排彻底,又具有起裂压力低、裂纹复杂等优点,可用于非常规油气资源开采。对于深部碎软储层,煤层直接压裂的增渗效果不好,可采用顶板向煤层射孔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石油天然气资源用量不断增大。为确保能源安全,我国油气田开采重点呈现西进态势,西南、西北等地油气田勘探量、产量均大大增加。我国西部油气田主要油藏特征是腐蚀性介质CO2、H2S和氯离子含量较多,腐蚀环境复杂,需要大量使用不锈钢等耐蚀合金材料油套管。本文利用太钢现有生产设备以及检测设备,研制符合ISO 13680标准的UNS S41426材质不锈钢油套管,并对其耐腐蚀介质、腐蚀环境的
复合材料板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可设计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和民用领域中,其屈曲问题的研究一直都受到广大学者关注。目前关于复合材料板静力屈曲问题的研究已较为充分,但动力屈曲的研究仍充满挑战。本文研究了阶跃荷载作用于复合材料板的屈曲行为,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基于Kirchhoff薄板理论,考虑应力波效应,分析受阶跃荷载作用的复合材料薄板的振动屈曲问题。首先,利用Hamilton原理建立考虑应力波
压裂增产煤层气技术是一种有效储层增渗技术,作为主要压裂增产技术之一的水力压裂在工程应用中存在诸如:裂缝形式单一、成网困难、水污染严重等问题。当前,超临界CO2压裂作为新兴技术具有裂缝扩展形式多样、成网能力强、近乎零储层伤害等特点备受关注。同时,超临界CO2与煤体作用过程中可溶蚀萃取煤中部分有机质,致使煤体化学结构与力学特性发生改变。为在压裂过程中充分体现超临界CO2化学-力学改造煤体效能,本文预先
致密气大规模勘探开发过程中,产生高盐废水,主要包括初期的压裂返排液和采气过程中产生的采出水,统称为排采水。排采水具有水质复杂、产水量受开采阶段影响波动大、处理难度大、成本高等特点。为了有效地防止污染和保护环境,必须对排采水进行有效的处理处置,才能保证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排采水采用废液池储存环境风险较高,不能满足区块未来大规模滚动开发的需求;处理后回用,回用水量有限,且回用对水质要求高;通过蒸发结
压裂液对煤储层渗透性的伤害是制约煤层气井增产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水力压裂过程中的高压挤注和剪切作用下,压裂液会向煤储层微观结构内部滤失或侵入,出现返排缓慢或返排率低的现象,引发明显的压裂液滞留效应,进而降低煤储层有效渗透率。因此,开展有关煤储层压裂液滞留效应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对揭示压裂液滞留效应对煤储层渗透性伤害的微观作用机理、探索新型低伤害性压裂液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论文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