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口下颌肌张力障碍患者与正常对照的全脑灰质差异,以探讨其发病机制。探讨口下颌肌张力障碍发病危险因素并评价其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方法对19例口下领肌张力障碍患者及性别年龄匹配正常对照进行全脑轴位T1加权三维结构像采集。利用SPM8对扫描图像进行预处理,并进行基于体素的统计学分析比较。对80例口下颌肌张力障碍患者及100例性别年龄比例匹配正常对照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社会行为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既往病史、SF-36健康调查量表、汉密尔顿焦虑及抑郁量表等,数据录入IBM 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口下领肌张力障碍在右侧小脑半球、右侧中央后回及双侧楔前叶呈灰质显著增加(P<0.0l,非校正),而在双侧中央前回、右侧壳核、左侧额中回、右侧颢中回则呈灰质显著减少(P<O.01,非校正)。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焦虑、抑郁程度与口下颌肌张力障碍发病呈显著正相关(P<0.05)。口下颌肌张力障碍患者SF-36各维度评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P<0.001)。伴有颈部肌张力障碍患者SF-36躯体疼痛维度评分显著下降(P<0.05),伴有焦虑、抑郁患者SF-36各维度评分显著低于无焦虑抑郁患者(P<0.05)。结论口下颌肌张力障碍存在壳核、小脑、感觉运动皮层等区域灰质改变,其病理生理机制可能与皮层-基底节-丘脑-皮层回路及皮层-小脑-丘脑-皮层回路受累的感觉运动整合功能异常有关。焦虑、抑郁是口下颌肌张力障碍重要的非运动症状,与发病呈正相关,可能为其独立危险因素。口下颌肌张力障碍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普遍降低,伴有颈部受累患者疼痛症状更显著。焦虑、抑郁等情感障碍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密切相关,可能为其降低的重要预测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