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推动下,乡村旅游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起来;而且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城镇游客的青睐,成为国内旅游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为我国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发挥了其巨大的功能和作用。随着我国城镇居民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欲望也随之愈加强烈,再加之很多工薪族在巨大生活、工作的压力之下,其休闲、娱乐观念也逐渐加强,而城市近郊等地的乡村旅游也渐渐成为城镇居民出游的最佳选择。但是,我国乡村旅游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大量的实际问题与困难,如乡村旅游经营方面的"无序化"、"异乡化"等现象尤为突出,这也直接导致一些乡村旅游地的旅游收益往往也被一些外来投资者获取,甚至形成了一种恶性的"抽血机制"而直接影响到了乡村旅游地的经济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建设,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是国内外许多研究学者关注的主题之一。近年来,农家乐作为乡村旅游一种表现形式,更受到城市居民的偏受,同时也正以强劲的势头在全国各地发展起来。尽管,国内各省市、地区农家乐的发展速度和数量有所差异,但多存在缺乏完整、系统的农家乐旅游产品开发理论,导致一些地区的乡村旅游产品档次较低、品位不高,进而无法真正满足广大城镇游客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另外,农家乐等乡村旅游形式的"不良发展"方向和模式从客观来讲,也违背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也不利于、甚至是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因此,有必要对"农家乐"与新农村建设的协同发展进行深入的理论性研究,以实现我国"农家乐"乡村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发挥出积极贡献。虽然,乡村旅游可以为当地农村的经济发展发挥出较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受到我国各地区的农村居民自身条件所限,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等因素的影响,加之国内相关乡村旅游的制度尚未完善等因素的制约,这也直接导致我国农村居民在乡村旅游开发、发展过程中参与度较低、参与收益分配有限等问题;也未能真正地、从根本上发挥出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因此,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笔者通过对江苏省蒋坝镇农家乐乡村旅游农村居民参与情况进行了个案分析,并从中找出农村居民参与乡村旅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深入分析;以期通过构建农村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模式,通过制定有效可行的参与原则,来进一步促进农村居民的参与意识、解决农村居民就业率等问题,使农村居民可获利于旅游业,真正实现发展乡村旅游的最终目标。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诸论。阐述本文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方法。第二部分:理论基础。该章对研究中涉及到的社区、乡村旅游、农村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等概念进行界定。同时,还对农村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农村居民参与乡村旅游的优势与制约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第三部分:调查与统计分析——以蒋坝镇为例。该章通过对蒋坝镇乡村旅游现状、该镇农村居民参与乡村旅游情况以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第四部分:参与模式与发展机制。本章对江苏蒋坝镇农村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参与主体地位与职能进行了分析,并就蒋坝镇乡村旅游开发各参与主体的关系、蒋坝镇村民参与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机制、乡村旅游类型等进行了研究。第五部分:结语与建议。该章节是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就研究中的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阐述;同时,也为全面实现各地农村居民参与当地乡村旅游开发活动提出一些浅显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