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与精神的合一——中国山水画色彩初探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gmingkoxiu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审美创造活动的形式,山水画体现着人类精神与宇宙物质世界的高度融合。色彩是视觉艺术中最直观、最感性的因素,在山水画艺术中,它体现着中国画家独特的哲学追求,是山水画家之自我与宇宙进行精神对话的手段和途径。 本文即着眼于山水画的色彩进行研究。文章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概括地讲述中国古代关于色彩的文化观念,基本可以分为五彩彰施、绘事后素、随类赋彩、墨具五色这四类。第二章主要是从道家思想、易经、禅宗思想以及天人合一思想的角度及对山水画色彩的影响为切入点,来说明中国山水画色彩在思维特色上体现着中国哲学特有的传统,所以山水画色彩迥异于西方写实绘画色彩单纯强调的“科学性”,是客体自然再现与主体精神表现的合一。第三个章节则从中国山水画史上具有代表性的设色方法:青绿重彩、水墨山水、水墨淡彩入手,阐释山水画用色从复杂到简单,从绚丽渐趋清淡的过程,而这些方法无不体现着山水画色彩的本质。 中国的山水画色彩是以运用笔墨为主要手段,根据主题思想的需要,配备增强感染力的色调。山水画用色强调对比与和谐统一,不拘泥于自然色彩的还原,在注重体现自然的同时,注重主观的表现,注重色彩感情的抒发。它不是单纯地摹写自然,而是要体现自然的本质,融合自然与创作者的精神,是外向观察与内向体验的统一、具象与抽象的统一、再现与表现的统一。总之,它既非“摹仿”又非“表现”,而是摹仿与表现的合一体,具有自然美与精神美高度统一的特点。
其他文献
基础素描教学是培养学生造型能力的基本功,它为培养合格的美术教育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我国高等美术院校的基础素描教学过分强调素描教学的规范性、单一性,忽视了素描语
期刊
如果说中世纪的西方曾达到了神性至上的极端,那么,20世纪的西方现代文明则滑向了物欲泛滥的另一极。“上帝死了!”人从天使变成了恶魔。一个没有“上帝”的世界,是人为所欲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