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的街道承载着交通属性和交往属性,而现代主义和功能主义只关注街道的交通属性忽略了街道的交往属性,催生了车本街道的诞生,给城市带来了诸多问题,街道中的人也被边缘化。据此,国内外城市纷纷提出新的街道设计理念来反思车本街道的设计理念,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人本街道的理念。人本街道理念是对车本街道的理念反思,其主旨是将街道设计的主体从“车”转变为“人”。通过国内外街道设计导则的研究和对比分析,结合我国街道中的问题,归纳出街道设计导则构建的一般方法,为我国以后的城市街道设计导则从编制和实施两个方面提供“接地气”的方法,也是是本文的主要目的之一。文章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第二章概念分析,街道的概念和人本街道的概念进行了阐释,根据国外近年对街道设计的探索,总结出人本街道应具有共享性、安全性、生态性和活力性四个特性;第三章选取了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四个城市——纽约、伦敦、波士顿、阿布扎比——的街道设计导则和我国上海于2016年颁布的《上海街道设计导则》为案例,简明阐述了各个设计导则的内容,着重研究分析各个设计导则的技术特点。第四章开始进入本文的主体部分,本章主要从控制体系、设计可执行性和管理与评估三个角度,对比研究国内外城市街道设计导则中所使用方法的优点和缺点,重点与我国上海的街道设计导则对比,分析上海街道设计导则中的不足。第五章以小见大,以上海见全国,揭示我国城市街道设计中普遍存在的设计和运营管理两方面的问题和成因;第六章从编制和实施两个角度入手,总结出街道设计编制的体系架构、设计方式和成果表达以及实施中重视公众参与、协调机构组织、明确权责分配和引入评价机制等内容;最后一章阐述了本文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对未来街道设计的美好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