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针刺哮喘大鼠的“肺俞”、“大椎”、“风门”穴,观察针刺对哮喘大鼠肺组织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Synthase,NOS)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哮喘的作用机理。 方法:采用卵蛋白致敏的方法制备哮喘大鼠模型。选用SD大鼠40只,将其随机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空白组)、模型对照组(模型组)、针刺治疗组(针刺组)和药物对照组(药物组)。选取“肺俞”、“大椎”、“风门”穴进行针刺治疗,与腹腔注射氨茶碱注射液进行对照。治疗结束后,各组分别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和化学比色法测定其肺组织内NO含量、诱导型NOS(iNOS)和结构型NOS(cNOS)活性水平,观察针刺对哮喘大鼠肺组织NO、NOS的影响。 结果: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NO含量、iNOS活性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1)。模型组大鼠肺组织iNOS活性和肺组织NO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916,P<0.01)。针刺组与药物组中大鼠肺组织NO含量、iNOS活性水平都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但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大鼠肺组织cNOS活性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1.哮喘大鼠存在肺组织NO含量和iNOS活性升高。2.哮喘大鼠肺组织cNOS活性无变化,针刺哮喘大鼠“肺俞”、“大椎”、“风门”穴对哮喘大鼠肺组织cNOS活性水平也无明显影响。3.针刺哮喘大鼠“肺俞”、“大椎”、“风门”穴可明显降低哮喘大鼠肺组织NO、iNOS水平,表明针刺能抑制肺组织中iNOS活性,进而降低肺组织中NO的含量,减轻其细胞毒作用和气道炎症,可能是针刺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