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降维变分方法及其在全球谱模式T106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决资料同化中“观测量小于模式变量数”这一欠定性问题,Qiu和Chou从在大气模式吸引子上求解资料同化问题的思想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SVD)的四维资料同化方法。这一方法建议利用奇异值分解技术从一个模式输出的样本集合中产生支撑起模式大气吸引子的正交基向量,将观测投影到这些基向量张成的空间,通过变分方法得到分析场。这一方法经过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了一种基于集合的降维变分同化方法(Eensemble-based ReducedDimension Variational Assimilation Method,简称ERDVar)。ERDVar方法把同化问题从高维空间变换到低维空间来求解,这种方法和四维变分(4DVar)一样可以在一个同化循环里使用多个观测,又不需要计算切线性模式和伴随模式,能够减小程序工作量;它不像三维变分(3DVar)、四维变分(4DVar)那样采用固定不变、各向均匀同性的预报误差协方差,而是通过预报样本来估计预报误差协方差;但是和一般的集合卡尔曼滤波不同,ERDVar是在变分框架下的同化方法,更容易加入其他的物理约束,更适合同化遥感资料。另外,和集合卡尔曼滤波不同的是,ERDVar每次循环都要由新的初始扰动场出发积分模式产生样本,由这样的样本得到的误差协方差的流依赖性介于EnKF和3DVar之间。本文对ERDVar方法作了进一步的研究,特别集中研究了影响该方法同化效果的两个基本问题:(1)如何产生好的初始扰动场;(2)如何减少用来生成大量预报样本花费的计算时间。本文首次将ERDVar方法应用到全球谱模式T106上,利用模式资料进行了同化探空资料和卫星资料的试验;本文还发展了一种分区同化的ERDVar方案,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全球同化中的局地化问题。通过这些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运用浅水方程模式和模式资料进行的同化试验表明,初始扰动场的生成方式对预报结果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对3种不同扰动方法的比较看到,Evensen给出的方法得到的同化效果最好。通过比较不同的特征尺度的扰动场的同化效果得到结论:在所有模式变量都有观测时,同化精度和扰动特征尺度的关系较小,但是观测变量不完全时同化精度和扰动特征尺度的关系明显,选择和预报误差特征尺度相近的扰动尺度有利于得到好的同化效果。采用独立的初始扰动和满足地转关系的初始扰动得到的同化效果大体相当。(2)利用多次预报/同化循环产生的预报时间序列,统计分析预报误差的统计特征,并将它们和由扰动预报集合估计的预报误差的统计特征比较,得到结论:预报误差协方差随位置不同有所不同,随初始扰动尺度不同也有所不同,但是变量h的自相关结构都接近于高斯函数分布,变量u和v的自相关结构都接近于按地转关系得到的相关结构。不同变量间的相关也大体符合按地转关系得到的相关结构,但是由扰动预报样本得到的相关结构和由预报时间序列统计的相关结构相差较大,不同点和不同初始扰动得到的结果相差也较大。(3)对不同尺度的初始扰动产生的预报样本分析发现,初始扰动尺度过小得到的预报扰动不容易发展,尺度和实际的预报误差尺度不匹配,这应该是造成同化效果不好的原因。(4)通过同化试验说明,ERDVar方法的同化效果对样本容量是敏感的。样本数量对同化的影响来自于两方面:过少的样本得到的预报误差协方差不可靠;如果样本过少,在将变量按照基向量展开时有较大的截断误差。通过对预报样本的统计分析得出,截断误差是造成同化效果对样本容量敏感的主要原因。(5)通过对预报样本的统计分析看到,ERDVar方法所用的预报集合估计的误差协方差的流依赖性比一般的EnKF的误差协方差弱,随时间变化较慢,为减少计算时间提供了可能。基于这一研究,提出了几种减少计算时间的方案,这些方案的基本思想是尽量利用较大容量的预报集合,但是减少预报样本更新频率,或者采取固定样本和动态样本相结合的方式。试验表明,这样的方法可以大大减少计算时间,而且可以提高预报精度,这对将ERDVar方法用于业务是很有意义的。(6)设计了ERDVar方法与T106全球模式相结合的同化流程,用于同化探空和卫星资料;对初始扰动产生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了通过扰动Fourier展开系数得到随机扰动场的方法和NMC扰动方法,分析表明,NMC方法得到的扰动场和模式动力协调,在预报中不容易衰减,随机扰动场的离散度则过小,不利于同化;应用这两种扰动方法分别进行了敏感性试验,研究样本个数、截断阶数、观测间隔、观测误差对同化结果的影响。(7)针对全球同化的特点,提出了分区同化的RERDVar方案,进行了同化探空资料的分区试验,初步试验表明分区同化大部分区域的效果比全球同化要好。说明具备局地化功能的RERDVar方案在T106模式同化中有很大优势。试验还表明,同时加入探空资料和卫星资料比只同化卫星资料效果好。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已成为现代工程设计中一个永恒的主题.随机序和随机变量的年龄性质因为在可靠性理论、系统安全、生存分析以及其它相关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也倍受应用概率统计界的关注.本文将进一步研究随机序和年龄性质在可靠性理论中的一些应用.作为可靠性工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贮备系统在最近二十多年以来一直是工程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针对比例失效率元件组成的温贮备系统,我们引入了
设R是一个有单位元的结合环,环R被称为Armendariz环,若在R[x]中,由(?)=0,可推出aibj=0,其中0≤i≤m,0≤j≤n称环R是reduced环,如果它没有非零的幂零元.根据[2],每个reduced环是Armendariz环.关于Armendariz环的进一步研究可参考Rege Chhawchharia[1],Anderson和CamUo[3],Kim和Lee[4],Huh等人
由于EGY1是叶绿体中一个不依赖ATP的金属蛋白酶,推测它可能在光合作用功能发挥中具有一定的作用。本文通过反向遗传学的方法筛选获得拟南芥EGY1基因缺失的突变体(简称egy1突变体)。并采用转基因技术获得了互补苗,然后采用比色法、抗体制备、双向凝胶电泳、免疫共沉淀试验、RT-PCR、WesternBlot、Northern Blot及波谱技术等方法和手段对EGY1基因缺失影响光合作用功能与叶片衰老
本文结合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国家气候中心常规观测站日降水资料,运用关联矩阵分析方法,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温度场和环流系统的复杂网络。针对(1)传统的遥相关型研究仅考虑负相关,未考虑正相关,且多集中研究某一遥相关型,不能从整体上揭示了气候系统的空间结构特征;(2)遥相关指数主要通过SST或SLP的差值等进行定义,能够体现遥相关型信号的强弱,但不能体现遥相关型对气候系统作用的强弱;(3)对遥
Allee效应(Allee effect)是当前生态学、保护生物学和入侵生物学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几十年来,人们开展了大量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探索Allee效应对种群动态、种群间相互作用、生物保护、物种扩张和外来种入侵等生态学过程的影响。同时,随着人们对空间在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性的深入认识,生态学家正在尝试把对Allee效应这一生态学现象的研究拓展到更广的空间尺度上去。已有的研究表明,在集合种群水平上,
不确定性条件下,过度自信形成的认知偏差是影响企业决策的重要非理性因素。先前行为金融理论的研究集中于过度自信引发的负面影响,对积极行为和后果关注不够。基于高阶梯队理论和资源基础观,本文系统分析了CEO过度自信对战略变革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首先,CEO过度自信对战略变革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表明CEO过度自信具有正面的影响效果。其次,当面对较高的企业内部经营困境(历史经营期望落差和行业期望落差)
本文主要研究具有拟恰当断面的富足半群.具体工作如下:第二章引入(乘)拟恰当断面的概念,研究了具有乘拟恰当断面富足半群,给出了具有乘拟恰当断的富足半群的结构定理.作为结构定理的应用,得到了具有乘恰当断面的富足半群以及具有乘逆断面或具有乘纯正断面的正则半群的结构定理,统一了目前所研究的具有乘逆(纯整)断面的正则半群和具有乘逆断面的富足半群的结构。第三章讨论富足半群的乘拟恰当断面之间的关系.证明了富足半
本论文工作利用2×1.7MV静电串列加速器的溅射离子源产生10~18KeV的O-负离子轰Al2O3纳米微孔膜。在国际上,首次研究了负离子O-与Al2O3微孔膜的相互作用。其中纳米Al2O3微孔膜又分为镀Au和未镀Au两种类型。实验通过静电偏转板和位置灵敏探测器(PSMCP)探测穿过微孔膜后中性粒子束和正、负一价的离子束角分布。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微孔膜偏转角的变化,不同能量的入射离子轰击微孔膜后得到
学位
本工作采用18 keV,14 keV和10 keV Cu-离子入射非镀金与镀金Al2O3微孔膜,微孔膜的孔径为50 nm,厚度为10μm,通过对透射微孔膜离子角分布的分析,研究Cu-离子入射Al2O3微孔膜的导向效应。本论文介绍了微孔膜导向效应的研究背景和发展现状,以及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2×1.7 MV串列加速器低能离子与微孔膜作用研究实验平台。实验测量了18 keV,14 keV和10 k
学位
从90年代实现绿色长余辉材料的产业化生产后,蓝色和绿色长余辉发光材料MAl2O4:Eu2+(M=Sr,Ca)的余辉性能已得到很大提高;而红色长余辉材料因为余辉时间短、发光强度低、耐侯性差等原因至今未能实现广泛应用。为了改良现有红色长余辉材料的性能、开发新型的红色长余辉材料,本论文对现有最佳红色长余辉材料Y2O2S:Eu3+,Mg2+,Ti4+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制备了新型的橙黄色长余辉材料Y2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