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提升农业的发展水平,才能实现我国经济的更好发展。同时,农业上市公司处于农业发展的龙头地位,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引促进作用,只有提高农业上市公司的发展水平,才能更好地增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一方面,农业上市公司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投资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许多的农业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非效率投资的情况,主要表现为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两种类型,这两种情况都影响了农业上市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因而,对农业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研究首先是建立在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股权结构和融资约束等的基础之上,总结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评述。紧接着对农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概念、发展水平和政策背景进行了解析,这有助于更好的理解研究内容。然后主要基于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理论,分别对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进行分析,并选取合适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在实证研究部分,以农业上市公司2011-2015年数据为研究样本,先借鉴Richardson投资模型对农业上市公司投资效率进行度量,结果显示农业上市公司普遍存在非效率投资,具体表现为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再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分别对全样本、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针对农业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农业上市公司2011-2015年普遍存在非效率投资,主要表现为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其中过度投资占全样本的45.88%,投资不足占全样本的54.12%,投资不足的比例高于过度投资的比例。2.农业上市公司全样本的非效率投资与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费用率以及高管持股比例表现显著的负相关,与现金存量、成长机会和内部现金流在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3.农业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与成长机会、内部现金流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与资产负债比例、现金存量、管理费用率和高管持股比例的相关性不显著。4.农业上市公司的投资不足与管理费用率、资产负债比例和高管持股比例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与现金存量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与成长机会和内部现金流的相关性不显著。5.根据之前的实证结果,从保持良好投资环境、扩展融资渠道、适当提高负债比例、增强信息披露和市场监管、加强对现金存量和内部现金流管理以及建立有效企业管理层持股机制等方面来提高农业上市公司投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