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两套大学英语教材中所含文化内容的对比分析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ong893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而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是影响交际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为了有效的交际,必须提高学习者的文化意识。目前在中国,乃至全世界,语言学习多数发生在课堂,而课堂知识的输入又依赖于教材。因此,教材中文化内容的设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本文选择对目前普通高校使用较为广泛的两套英语教材,即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全新版)和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对这两套教材的三四册中所包含的文化内容进行评估和对比分析,希望有助于教师选择合适的教材,并对今后教材中文化内容的改革有借鉴意义。在诸多的教材评估标准中,本文综合采用了Risager和Cortazzi & Jin的评估标准,即先从四个方面---微观文化层面,宏观文化层面,国际性和跨文化层面以及作者本人的观点和风格---对教材中的文化内容进行分析,再从不同的文化取向(C1,C2,C3)这一角度对文章进行分析,结果以比例的形式展示并对比。同时,两套教材中除阅读文章以外的与文化学习有关的其他内容也被观察性地加以分析。结果表明,两套教材有共同的优点:1)文章具有时效性,信息性和真实性;2)主题丰富多样,符合学生兴趣;3)对于有争议的话题,作者的观点鲜明,有助于学生批判性思考;4)提供了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两套教材共同的缺点是:1)文章体裁较为单一;2)大部分文章反映了美国文化,而中国文化很少得到体现;3)不同文化之间缺乏对比;4)课后练习没有将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很好地结合。同时,两套教材也有各自的优点,《大学英语》涵盖了相关的文学内容,《新视野》中体现国际文化的文章较多,并且提供了相应的网站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作为文化和学生之间的大使,对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改革教材的同时,还要积极提高教师的文化知识水平。本文在结尾也提出了相关建议。
其他文献
This study focuses on using new technology, the Interactive Whiteboard (IWB)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English language, the overall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体现和执行党与国家意志,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根本性质。为了贯彻和落实思政课的本质,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必须从内外两个方面加大思政课建设力度。
<正> 高学历者失业不仅是对国家教育投资的巨大浪费,也是一个很大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它有可能转化成威胁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研究这个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在冬春季发病,多见于婴幼儿,传染性很强,易合并肺炎、喉炎等严重并发症。2004—2008年,笔者采用雾化吸入疗法辅助治疗麻疹合并喉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CT表现,探讨多层螺旋CT对GISTs的诊断价值,以提高对GISTs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5例GISTs的CT表现和病理表现。结果:25例
<正>引言戴小京(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长期以来,无论是在世界的认同中,还是在国人的民族情结里,书法一直是最能够代表中国的文化符号。这不仅因为书法起源于中国
期刊
一词多义现象是语言学中较为常见的现象。辞典中记载的“ウツ”的含义有近30项,其中只是罗列了“ウツ”的各种含义,并没有写明其中各项含义之间的关系,这不利于日语学习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