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美学视角下的《神州集》研究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an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初,欧美文坛展开了轰轰烈烈的诗坛革新运动。以庞德为首的意象派首当其冲,成为诗坛创新的先驱。维多利亚时期诗歌形式刻板,固定的节律,矫饰的修辞,诗歌革新势在必行。移居欧洲后,庞德遇到了东方学家费诺罗萨的遗孀,并获得了费氏关于中国诗歌的笔记,中国诗歌特有的意象表现形式与庞德倡导的意象派主张不谋而合,随即着手挑选翻译,整理出版。从出版之际起,《神州集》就面临着极大的争议,T.S艾略特曾评价,“从出版后,中国古典诗歌才开始受到西方的关注。”休.肯纳在《庞德时代》中全面评价了庞德的诗文成就,认为20世纪前期可以称之为是庞德时代。也有许多学者不认同庞德的创新方式,指责庞德的翻译有诸多错误,于光中先生就认为庞德不过是“以李白之名,抒庞德之怀”。本研究主要对两个问题进行探讨:1.庞德在《神州集》中如何再现形美?2.庞德在《神州集》中如何再现神美?本研究借助翻译美学这一理论指导,结合庞德对中国古诗的译介文本《神州集》进行研究分析。翻译美学以翻译的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为主要研究对象,审美主体指的是审美中的人,即译者或评价者,审美客体指的就是译作,即本研究中的庞德译作《神州集》。通过研究,解答了所提出的两个研究问题,并对翻译美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本研究得出的结论为:1.直译是再现语言维度形美的重要途径;2.意译才是传递神美的基础;3.归化译法是传递神美的有效手段。
其他文献
农村生态社区是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节俭节约、可持续发展精神的社区发展新模式,是人们对更高生活质量的追求。不过,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实践探索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现实中
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这是一个国家教育的核心问题。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引进西方先进文化和制度,逐渐形成了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和制度,国民综合素质大幅提高,国力迅速强大。正
数字图书馆建设必然涉及到一系列新的版权保护问题,文章分析了作品的数字化问题、网络传输问题、数据库的版权保护问题,并阐述了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的这三方面如何避免侵权。
介绍了美国ISI出版的Web of Knowledge INSPEC数据库检索系统,探讨了该系统的特点、检索方法、结果处理方法等.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及活检诊断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宫颈病变患者240例,均采用阴道镜检查及活检。结果:阴道镜检查、阴道活检与病理诊断情况比较,阴道镜检查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