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各国家地区间的法律体制和法系的差异,在全球化合作不断加强的当下,法律翻译在涉外纠纷及各国家间法律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法律是由政府或者其他权力机构制定或认可的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受法律文体特征的制约,翻译工作者必须提供精准的相关法律翻译,才能有助于以目的语为媒介的译本实现相同的法律效力,并有效指导社会生活规范。正是这样,法律翻译这一特殊文本翻译,已然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国内外相关的法律翻译研究从各个角度迅速开展。纵览之下,微观层次的翻译实践技巧研究较多,这为法律翻译的日益完善起到推动作用。鉴于当前从语言经济原则角度讨论法律翻译的成果较少,本文拟从语言经济原则这一语用学角度对英汉法律翻译标准及策略进行探讨,旨在对现行法律翻译文本质量的完善作出积极的努力。通过语言经济原则内涵阐释与法律文本翻译要求的契合,作者就词汇、句式、语篇等方面结合法律文本自身的特殊性作出具体详尽的建设性翻译操作技巧分析,并选取英国婚姻家庭法的两种中译本,进行对比分析,相信这对今后完善英文法律的中译本有积极意义。语言经济原则作用下的法律文本翻译,应在原信息总量不变前提下尽可能使一般读者在读取法律语言及文化信息时花费最少的时间与精力为原则,即以更加简练的目的语来表达原文并取得相应的法律效力。然而对具体的翻译技巧的积累可谓困难重重,法律专有知识的具备,法律体系差异的研习,法律语言的严谨要求,无一不对翻译工作者提出挑战。本文就这些相关联系的各个环节,结合具体翻译实例进行归类总结,在语言经济原则的指导下,选用汉语法律专有术语代替普通词,规范统一术语翻译,借用正式的汉语字词,拆句整合长句,使用“的”字句等技巧以有效避免冗长的译本。通过对两个译本的对比分析,翻译策略的归纳和总结,可以对日后的英汉法律翻译起到一定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