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对K445高温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iu1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K445高温合金是一种铸造镍基高温合金,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其主要应用于燃气轮机的三、四级工作叶片。为了满足产品的要求,该合金必须保证有较高的强度、很好的韧性以及抗热腐蚀能力和组织长期稳定性。而高温合金的性能主要决定于它的化学组成和组织结构。当合金成分一定时,热处理工艺对合金的组织影响非常敏感。热处理能改变合金中的相的分布、数量与形态,可改善合金的晶界状态,达到改善合金性能的效果。本课题主要是通过改变固溶温度、固溶时间、固溶冷却速度、时效温度、时效时间、保护气氛等工艺变量,对K445高温合金进行固溶+时效热处理,并进行显微组织观察和硬度测试,系统地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K445高温合金组织与性能地影响。结果表明: 1 K445铸态合金的主要组织为:γ基体,粗大的γ′相,花瓣状的γ+γ′共晶组织,以及晶界上及晶内的MC碳化物;经过热处理后的K445合金成分偏析程度减轻,粗大的γ′相变得细小而弥散,在晶界上及晶内都分布着一定数量的M23C6及少量的MC碳化物。2在1050℃~1300℃之间,K445合金硬度随固溶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当固溶温度达到1250℃时,合金硬度出现峰值。固溶温度越高,固溶处理时K445合金中的γ′相及二次碳化物溶解的越充分,残余碳化物越少,γ+γ′共晶在基体中的固溶程度越高,在随后时效过程中,析出的强化相数量多且弥散。K445合金的固溶保温时间过短时,时效后析出的γ′相尺寸偏大,硬度较低;当保温时间为1.5h时,γ′相的析出尺寸减小,合金硬度有所提高。3 K445合金固溶后经空冷的组织中已有少量γ′相析出,并在时效过程中长大,合金硬度略低;而水冷后的合金表面产生了宏观裂纹;固溶冷却方式为油冷热处理后的合金组织和硬度都较为理想。4时效温度在730℃~880℃范围内,K445高温合金中的γ′强化相、M23C6碳化物及硼化物的数量随时效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880℃析出的数量最多,合金硬度最高;时效温度为920℃时,合金中的部分γ′相聚集长大,合金硬度降低。时效时间为10h时,K445高温合金中的γ′相的析出量不足,合金硬度较低;当时效时间延长至16h时,合金中析出了充足的细小弥散γ′相,合金硬度达到最高;当时效时间大于20h,γ′相开始聚集长大,合金硬度下降。5 K445合金经过二次时效处理后,硬度与一次时效后相比变化不大,但经过二次时效处理的合金中析出了更多的M23C6及MC碳化物,且析出的γ′相略有长大并有成筏排状排布的趋势。6在大气环境下对K445高温合金进行热处理得到的γ′相及碳化物尺寸细小,分布均匀、弥散,合金的硬度最高;在氮气环境下对K445高温合金热处理得到的γ′相粗大,且分布不均,热处理后合金硬度的几乎没有提高;K445合金在氩气及真空下的热处理,得到的强化相颗粒也比较细小均匀,硬度较高,但运行成本高,操作工序复杂。
其他文献
目的解决传统座舱显控方式信息量大且操控复杂容易造成交互效率低的问题。方法提出了一种在全息显控界面下融合手势及语音的多通道人机交互系统设计方法,根据三维数字地图全
庐隐是“五四”时期的重要女作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她塑造了一批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爱情的知识女性,但是她笔下的主人公大都处在追求爱情和现实压抑的苦闷之中。一
本文从绩效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关系入手,结合绩效管理的一般理论和方法,重点研究如何基于企业战略设计绩效管理体系,并以DN公司的绩效管理体系为实例,全面介绍了企业战略导
21世纪,企业面临一个竞争更加激烈的时代,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充满了机遇与挑战。如何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增进企业的核心与竞争力,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是所有企业面对的严峻问
随着市场需求多样化、个性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企业不断进行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生产,提高新产品技术含量以迎合顾客需求。而产品研发需要巨大的投入,单个企业进行研发、
目的探讨硝普钠治疗高血压合并左心衰的临床价值。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80例高血压合并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硝普钠组40例和常规组4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包括强心剂、利
连接体问题的处理常常用到整体法和隔离法,只要我们分清物体的运动过程,灵活地选择研究对象,交叉使用整体法与隔离法就会让问题简化。下面以例题来说明。
内燃机工作过程的数学建模是从内燃机各系统的物理模型出发,用微分方程对各系统的实际工作过程进行数学描述,求得各参数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它是研究内燃机性能的有力工具,能有效
文章基于我国各级政府利益博弈视角,考察了产业政策的有效性。研究发现:(1)限制性政策未能有效遏制特定产业的银行借款增长率,而鼓励性政策则能够使特定产业持续获得更多银行
文章基于财政分权与公共部门效率间关系在我国仍未引起足够重视以及国外相关研究尚不成熟的现实背景,首先从理论层面构建财政分权与公共部门效率之间倒"U"形关系的理论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