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小麦白粉病和条锈病是我国麦区主要的两种病害,严重威胁着小麦的生长发育,进而影响小麦的产量。目前,最为经济、安全、有效的防治途径就是培育抗病品种。而优异种质资源收集、发掘与创新利用,是持续提高小麦抗性水平的关键技术途径。目前关于小麦种质资源的抗病性评价主要围绕单一病害的抗病性鉴定开展,而由于气候条件的变化,常常会出现多种病害同时发生,筛选具有多种抗性的种质资源则尤为重要。同时,了解小麦与病菌互作的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白粉病和条锈病是我国麦区主要的两种病害,严重威胁着小麦的生长发育,进而影响小麦的产量。目前,最为经济、安全、有效的防治途径就是培育抗病品种。而优异种质资源收集、发掘与创新利用,是持续提高小麦抗性水平的关键技术途径。目前关于小麦种质资源的抗病性评价主要围绕单一病害的抗病性鉴定开展,而由于气候条件的变化,常常会出现多种病害同时发生,筛选具有多种抗性的种质资源则尤为重要。同时,了解小麦与病菌互作的生理特征,对进行小麦高产、抗病育种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利用小麦白粉菌混合菌株对主要来源于黄淮麦区的238份国内小麦品种(系)和32份国外小麦品种进行苗期抗性评价和抗病基因的检测。苗期抗性鉴定结果显示,238份国内小麦材料中,感病品种(系)170份,抗病品种(系)60份,分别占供试材料的71.4%、25.2%。分子标记鉴定结果显示,有3份材料检测到Powdery mildew 2(Pm2),4份材料检测到Pm21,15份材料检测到Pm24,分别占供试材料的1.3%、1.7%和6.3%;检测到Pm2、Pm24的材料中分别只有东1-32、陕452对白粉菌有抗性。国外的32份小麦品种中,有7份材料表现为抗病,25份材料表现为感病,但均未检测到Pm2、Pm21和Pm24。以上结果说明,目前黄淮麦区的小麦品种(系)在苗期抗白粉病方面表现优良,含有Pm2、Pm21和Pm24的比例不高且Pm2和Pm24在此地区可能丧失了抗性,这些抗病品种(系)中可能含有其他已知或未知的抗病基因(组合),为培育抗病品种和挖掘新的抗病基因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而7份具有抗性的国外小麦品种(系),可进一步挖掘抗病基因应用于小麦抗病育种。2.以抗白粉病的小麦-簇毛麦6VS/6AL易位系92R137与感白粉病的小麦品种扬麦5号为材料,接种小麦白粉菌混合菌株,以未接种的材料作为空白对照,分析了0-10 d小麦叶片中叶绿素、过氧化氢(H2O2)、脯氨酸(Pro)、还原型抗坏血酸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等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的(GR)和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等6种酶的活性变化,以期揭示小麦抗白粉病的生理特点。结果表明,92R137和扬麦5号在接种白粉菌混合菌种后,叶绿素含量均显著下降;92R137和扬麦5号在接种后Pro含量均高于未接种时的含量,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92R137在接种后H2O2含量不断上升,CAT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OD活性逐渐增强,而SOD的活性无显著变化;扬麦5号在接种后H2O2含量不断下降,CAT和POD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SOD活性逐渐增强。由此可知,CAT、POD和SOD等防御酶类活性的变的抗病性有着重要的关系,而小麦体内H2O2含量的变化是多种酶共同作用的结果。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的各项指标没有明显变化,初步推测,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与小麦的白粉病抗性没有明显关系。3.通过接种条锈菌优势生理小种条中31对88份小麦材料进行条锈病的苗期抗性评价和抗病基因的检测。结果表明,在88份材料中,高抗品种有35份,中抗品种14份,中感品种9份,高感品种30份,分别占39.8%、15.9%、10.2%和34.1%;仅冀麦7号、绵麦39、小偃、绵麦48和漯麦9号5份材料含有抗条锈基因Yr26基因,占总材料的5.7%。4.综合两种病害的苗期抗性鉴定结果,皖麦33、扬麦12、扬麦17、良星99、烟农12、小偃4号、陕452、小偃、绵麦43、川农16、9871、冀麦36、潍麦22、石麦14、07G231、良星66、鲁麦22、绵麦45、绵麦37、济麦22和213在苗期兼抗两种病害,可以在抗病育种中用作抗源亲本。
其他文献
铜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重要元素,而肝脏则是铜在体内存储和代谢的主要器官。铜过载是导致肝癌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它将引发一系列的严重后果:肝脏部位沉积的铜不仅会直接造成细胞毒性,而且使胞内的H2O2通过Fenton反应产生大量的羟自由基(·OH),造成细胞膜脂质和线粒体膜脂质的氧化损伤,引起细胞异常增殖,激活致癌基因,最终诱发癌症;而细胞的氧化损伤又进一步加剧肝脏代谢功能障碍,致使更多的铜沉积,
近二十年来,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数学实验教学逐渐成为国内外数学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数学实验教学有助于初中生的创新意识、应用意识和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的培养.数学知识类型的不同决定了数学实验教学方式的差异.本研究在分析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利用问卷调查法、教育实验法和案例分析法等,对基于图形计算器的初中数学命题实验教学模式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分析AH省初中数学命题教学与数学实验教学现
心脏瓣膜疾病是一种世界性的临床疾病,会导致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组织工程心脏瓣膜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用于治疗心脏瓣膜疾病,受到了广泛的青睐。其中,脱细胞心脏瓣膜支架由于能保留天然心脏瓣膜的结构与性能,具有生物相容性与生物可降解性,经常被用于制备组织工程心脏瓣膜。但是,对异种心脏瓣膜进行脱细胞处理之后,可能会导致自体细胞与其表面之间的结合力和自体细胞在其表面的黏附率都较差,会严重影响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大众面前,十五届五中全会中提出,城市形象发展五步走,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城市发展要继往开来,城市文化要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在城市中形成的城市生活方式、城市生活习俗等总和,在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城市文化是城市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内容,也是政府塑造视觉形象的内在。不仅引领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还能促进城市经济大幅增长,对城市视觉形象的提升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视觉形象作
“数学化”指的是用数学的眼光和手段去转化、处理问题并建立数学体系的过程.基于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教学思想、荷兰现实数学教育、兰格“概念数学化”教育思想等教育教学理论,“数学化思想”已发展为系统的教育理论.这个理论包含两个主要形式,即横向数学化与纵向数学化,前者指处理问题情景时运用感性、非形式化的手段,后者指对已抽象的数学对象进行逻辑演绎的过程,这两者相辅相成,渐进式推动“数学化”的发生.结合新课程改
数学教学内容知识(MPCK)的研究是近40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职后教师MPCK的结构、测评和来源的研究比较多.关于如何发展职前教师的MPCK缺乏系统的研究.因此,探索职前教师MPCK的有效发展策略对培养高质量的数学教师十分关键.基于已有文献,在分析A省3所地方性师范院校职前教师MPCK现状的基础上,本研究以“职前教师MPCK的发展”为核心问题,以A省HB市某师范大学10名职前数学教师为主要研究对象
实验室前期研究结果显示IRX5可抑制乳腺癌细胞的转移,对IRX5过表达细胞株进行转录组分析发现YWHAB基因与IRX5表达量正相关,推测二者之间存在潜在靶标关系。本实验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检测IRX5是否与YWHAB基因启动子区域相结合以探究IRX5对YWHAB基因表达的调控方式;通过构建YWHAB基因过表达细胞株,进而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探讨YWHAB基因与乳腺癌细胞发生、转移的关系。研究结
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正面临着外来文化挑战传统文化的局面。外来文化的冲击,使传统文化的弘扬陷于困境之中。博物馆作为一座蕴含着丰富历史文化的宝库,其馆藏品有着独特的优势。将脱胎于博物馆资源的文创设计融入到初中美术教学是引导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对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研究方法,对博物馆文创设计融入初中美术教学进行了系统研究。第一,通过对
为切实提高课余体育竞赛德育渗透的实效性、加强师生对课余体育竞赛德育渗透认识、拓宽中学德育途径,本文对济宁市16所初中课余体育竞赛德育渗透现状展开调查,总结课余体育竞赛德育渗透主体、客体、载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对于丰富体育学科的内涵、完善课余体育竞赛体系、深入贯彻落实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文献资料法、半结构式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展开调查。研究结果:(
研究目的: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但与此同时社会上暴露出的青少年身心健康问题层出不穷。目前,高中生的升学压力越来越大,极易产生负面情绪,同时学校开设的体育项目又缺乏针对性,导致高中生身心健康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通过跆拳道品势训练对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影响分析,探究跆拳道品势对高中生身体素质及心理健康的价值,为跆拳道品势在高中生中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支撑,也为高中生选项课内容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