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发展中东道国都试图通过开放部分国内市场,吸引外国直接投资,进而引进先进技术,分享FDI技术转移和技术外溢效应,提高本国的技术水平。进入21世纪以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带动了研发活动国际化的趋势,原本只在母国进行的研发活动现在也有一部分转移到了其它东道国的多数股权子公司去了。目前很多发展中东道国都担心通过FDI引入的技术先进性不高,即FDI总量增加,但仍以传统的委托加工业、低技术构成为主,而且也无法吸引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本国部署研发机构。在这种情况下,揭示高技术构成FDI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外溢作用,分析东道国吸收外溢效应的能力,并分析其敏感因素,为引资政策的调整提供依据尤显必要。
在这种想法的引导下,本文通过建立一般理论模型后,以美国投入16个发展中东道国和14个发达东道国的高技术构成FDI为代表进行分析,结构安排如下:
导言部分提出研究FDI技术构成的问题,本文的创新点和行文思路;
第一章先阐释本文常用的几个基本概念,接着讨论作为跨国公司高技术水平FDI的典型——研发活动在各类东道国开展的特征和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第二章对技术外溢效应和东道国吸收能力的文献加以回顾总结和理论阐述;
第三和第四章从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两个角度论述高技术构成FDI的敏感因素;
第五章针对中国在吸引高技术构成FDI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在现有研究外国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文献中,一般都把FDI看成同质无差别的整体,即假定FDI的各个部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式和程度是等同的,对FDI的结构不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区分,换句话说,FDI被看成一个“黑匣子”。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技术水平的高低来划分FDI,分析FDI的技术构成,并提出高技术构成的FDI具有技术溢出效应,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市场换技术”的战略目标,而低技术构成的FDI却难以达到这一目的,然后分析高技术构成FDI的敏感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吸引高技术构成FDI的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