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6年,国家立法机关对矿产资源法进行修订后,民营资本逐步进入了矿产领域,短短20年的时间,我国的民营矿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近年来,我国的工业化发展进入中期,城市化进程日益深化,面对着国家日益增长的大宗矿产品的需求,我国的民营矿产企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矿产行业是一个重资产、高风险行业,民营企业在获取的资源禀赋以及自身实力先天不足的情况下,民营矿产企业生存和发展遇到了越来越大的压力,特别是在金融市场中面临着比一般民营企业更为困难的融资难问题,已经成为民营矿业企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我国矿业企业主要在三个阶段进行大规模融资:勘探阶段、技改和扩产阶段以及并购阶段,其中勘探阶段风险最高,主要采用内源融资或联合其他企业共同出资勘探,技改阶段和并购阶段风险中等,金融机构参与较多,但需要考察企业的综合实力。本文首先分析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矿业企业融资模式,然后以三个典型的矿业企业的融资案例为出发点,首先分别对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并从财务管理、公司治理、公司战略等角度出发梳理出各个企业的问题,尤其是以企业财务分析为中心,结合行业情况、企业结构治理、财务风险控制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企业应该着手的经营方针,并综合多个案例的共同点,分别提出了新企业和较成熟企业的运作模式,为民营矿产企业的发展提供思路,文中特别针对性地指出了民营矿业企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共同的弊病,以期对遇到文中所述问题的那些民营企业有所参考和帮助。 本文创新点从真实案例出发,以财务分析为基础,综合分析企业。但由于篇幅所限,案例的数量和代表性仍需要进一步的补充,今后将多多积累案例,不断在该领域充实内容,供学术研究和社会人士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