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液晶高分子在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和新材料等方面应用广泛,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随着液晶高分子的应用和快速发展,含氟液晶高分子以其独特的性质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超临界CO2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如环境友好、低粘度、高扩散、低表面张力等,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的制备及改性。由于含氟聚合物可以被超临界CO2溶解或溶胀,所以合成含氟的液晶聚合物可以在超临界流体条件下应用,对发展液晶高分子和超临界流体技术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中,首先合成了最基本的X型二维液晶基元单体,中间体和单体的化学结构由1H-NMR和IR等方法得到确认。然后将合成的X型二维液晶基元单体与癸二酸、含氟癸二酸、十氟联苯和2-(4,5,6,7-四氟-1,3-双氧代-1,3二吲哚)对苯二甲酸(TFTA)等单体进行溶液缩聚或亲核取代反应,制备了三大类带有X型二维液晶基元的串型含氟液晶聚合物。这些液晶聚合物均可溶于普通的有机溶剂,在接近室温或较高的温度下均显示近晶相,它们的热性质可以通过改变侧基烷基链的长度来调整。与不含氟的液晶聚合物相比,结构相同的含氟液晶聚合物的熔点和清亮点会显著升高,而粘度却会降低,造成聚合物的成膜性较差。聚合物的结构由凝胶色谱仪(GPC)、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确认,聚合物的热性质和液晶性由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台偏光显微镜(POM)和广角X射线衍射(WAXD)等方法测试和表征。在超临界CO2条件下研究了含TFTA的串型含氟液晶聚合物膜表面形态的变化,发现超临界CO2本身并不具备可以使刚性的含氟液晶聚合物链大幅度运动的能力,所以无法使聚合物膜直接形成有序结构;而将含氟液晶聚合物加热至液晶态淬火后再由超临界CO2处理,在聚合物膜表面形成了超临界CO2诱导的附生结晶。通过分析这一过程中分子运动的机理,我们认为这种方法可以将超临界流体和液晶聚合物的特点结合起来,为制备各种有序结构和功能性的液晶聚合物膜提供了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