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克拉通破坏的深部过程:来自表面重力和地形的认识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g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克拉通作为古老大陆的组成部分,具有表面热流低、密度低、粘性高,地震波速快的特点,在形成之后长期保持稳定,在全球板块构造活动中相对统一完整、未受到大规模的构造活动破坏。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大陆克拉通在演化过程中都始终保持稳定,近年来对华北克拉通的研究发现:在中生代-新生代期间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减薄和破坏。华北克拉通由东西两个截然不同的单元组成,东西陆块大约在1.85Ga期间沿着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发生碰撞和拼合,在此之后完成克拉通化并保持稳定。中生代期间东部克拉通岩石圈经历了大范围的活化再生,而西部克拉通则始终保持稳定的特性。本文通过EGM2008地球重力球谐位系数模型、ETOPO1地形模型及搜集的接收函数和深地震测深莫霍面数据计算和分析了华北及邻区的自由空气重力异常、完全布格重力异常、Airy均衡重力异常、残余重力异常、地形、残余地形。从表面地形来看:克拉通西部以高原为主,海拔高,约为1.5-2km;克拉通东部以平原为主,海拔低,仅有数百米;东西部之间的中央转换造山带自西向东由吕梁山、汾渭裂谷、太行山组成,地形起伏大,整体与克拉通西部海拔相近,高于克拉通东部。从自由空气重力异常看:华北克拉通东西部数值相当、异常小;在东西过渡带异常相对较高。从完全布格重力的计算结果来看:布格异常与表面地形呈镜像关系,重力梯度带和太行山东缘基本重合。从Airy均衡重力异常的计算结果来看:华北克拉通基本处于均衡状态,中央转换造山带表现为显著的正异常,东部克拉通的东部部分略偏正异常。从布格重力异常中减去由地震学莫霍面起伏的影响后得到残余重力异常,从地形中去除地壳厚度对应的均衡静压地形可以得到残余地形。残余重力异常可大致反映出岩石圈横向密度的分布,残余地形可大致体现地幔浮力的差异。残余重力异常和残余地形的结果显示在克拉通东部岩石圈内存在低密度高浮力的物质。华北克拉通东部被破坏改造后,新生岩石圈应表现为化学组分高密度的特点,而低残余重力异常和高残余地形说明,克拉通东部浮力中热和化学组分两者间热起重要作用。根据地震学和地球化学的研究,克拉通中央过渡区域保有古老克拉通,岩石圈厚度与西侧稳定的克拉通基本一致,因此其浮力应对应温度高的变化。通过对残余地形、残余重力异常及其反演的剩余密度结果分析,现今华北克拉通东部岩石圈地幔中约有5 0%-60%的古老克拉通型地幔残留,从而支持华北克拉通东部新生岩石圈可能是旧克拉通型和新正常地幔的混合物。
其他文献
<正>一、改革开放30周年来造船工艺发展概况现代造船工艺是在综合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和现代科学管理的条件下研究船舶建造过程及方法的一门应用科学。造船工艺的主要任务是建立
会议
半殖民性是现代中国文学的重要特征,这一特征长期以来被现代性、启蒙、民族主义、革命等文学史观和研究范式所遮蔽。近百年中国文学的发展与其看作现代性的展开过程,不如看作
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是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促进世界文化交流传播、交融创新的同时,也一定程度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判断。文化多元化现
以几何级别迅猛提升的网络技术,为习惯了现实物理世界的人类,提供了另外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使得人、机、物都得以数字信息的形式呈现出来你,并紧密联系在一起。但是由
无分“新”与“旧”,零售都是全链条的效率竞争,也是对优质供应链资源的竞争。我们来聊聊新零售的供应链之争。我们已经讨诒过中国零售业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线上线下同品
目的:通过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给予口服中药方血府逐瘀汤加味观察凝血功能指标变化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方法:选取景德镇市中医医院骨科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期间,符合研究标准的下肢骨折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共72例,经过随机分组为治疗36例及对照组36例。于术后12小时及术后1周内,治疗组给予口服血府逐瘀汤加味配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皮下注射,对照组给单纯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皮下注射,其余常规治
对我国近十年来对林纾翻译(林译)活动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将林译研究分为对林译翻译本体问题的研究,对林译背后文化问题的研究,对林译现象的翻译研究以及对林译的对比研究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四川什邡市师古镇民主中心小学教师袁文婷为了救学生,一次次抱起孩子往外跑。当她抱出第14个孩子,又一次冲进教室时,就再也没有出来。$$那年,袁
报纸
尚德义的艺术歌曲旋律优美,清新雅致,品味独特,雅俗共赏,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和审美价值,在全国声乐艺术领域获得了较高的赞誉与推崇。本文以《科学的春天来到了》、《海边的
艺术歌曲是将音乐与诗的文学成分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因此形成了艺术歌曲的抒情性、歌唱性,从而造就了其形式美的演唱品格。我国艺术歌曲的产生源于上世纪初叶,特别是“五·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