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氏假单胞菌BS011抗水稻白叶枯病菌活性成分的鉴定及相关基因簇的分析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mat7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叶枯病是导致水稻减产的重要细菌性病害,由黄单胞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引起。目前白叶枯病的防治多为抗性品种选育和化学药剂防治,但抗性品种会因病原菌菌系的进化而失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化学防治也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威胁人类健康。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新型可持续的方法防治水稻白叶枯病。微生物抑菌代谢物因其防效高、选择性强、对人畜及环境安全等优点受到各国普遍关注。本研究分离筛选出抑制白叶枯病的水稻根际微生物,对其抗水稻白叶枯病菌的相关机制进行初步研究,取得主要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从稻田采集土壤和稻根部样本,分离得到1052株水稻根际微生物;经平板抑菌实验,筛选到4株可显著抑制水稻相关病害病原菌的微生物;16S rRNA测序及系统发育分析表明JP2-270属于伯克霍尔德菌,JP2-207和BS011属于摩氏假单胞菌,JP2-74属于稻根色杆菌,其中BS011能显著抑制水稻白叶枯病菌的生长。2.对BS011发酵、酸沉淀初步分离,粗提物在20μg/ml浓度下显著抑制白叶枯病菌生长(平均抑菌直径为1.6 cm);制备型液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出纯的活性化合物4-H,平板抑菌实验和盆栽实验证明4-H抑制水稻白叶枯病菌(平均抑菌直径为1.7 cm)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0μg/ml;经高分辨率质谱和核磁共振分析,4-H被鉴定为xantholysinA。3.全基因组测序分析显示,BS011基因组由一个环形染色体组成,其大小为5.75 Mb,编码5170个基因,共包含23个rRNA和78个tRNA操纵子;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BS011基因组有七个潜在的代谢物合成基因簇,其中c-xtl、c-pms、c-pvd1、c-pvd2属于NRPS类型基因簇,c-ppyS、c-mbo属于Bacteriocin类基因簇,c-hcn属于其他类型基因簇;c-xtl基因簇与xantholysin生物合成基因簇高度同源性,推测c-xtl基因簇负责合成xantholysinA。4.基因敲除实验构建的缺失突变株BS011Δc-xtl(基因簇c-xt1,缺失片段430746 bp-476301bp)失去抑制水稻白叶枯病菌的能力,证实基因簇c-xt1是抑制水稻白叶枯病菌所必需的;进一步敲除实验显示,基因簇c-xt1中xtlA基因是抑制水稻白叶枯病菌的重要基因,回补实验证实导入基因xtlA的突变株BS011ΔxtlA恢复抑制白叶枯病菌的活性。BS011ΔxtlA粗提物的液相色谱分析证实缺失基因xtlA不能产生代谢物xantholysinA,表明P.mosselii BS011中的xtlA基因与xantholysin A的合成相关。
其他文献
利用路灯线路实现宽带电力线通信,可有效解决公网通信接入问题。研究路灯线路信道特性及建模技术,对于在物理层采取有效措施,充分挖掘路灯通信系统容量、优化系统性能,进而在路灯线路上实现高速宽带通信,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主要工作如下:首先研究了路灯线路不同状态下的输入阻抗特性、传输衰减特性、噪声特性等。分别分析了在频域上的频率选择性特性,时域上的时变特性和随工频信号变化的周期特性。然后利用现有高速电力线通信
复合材料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让科技工作人员有了新的研究方向,它的应用范围不断遍及在大型飞机、战斗机,轮船、潜艇、海洋石油平台等领域,甚至在生命科学、医学等领域都有其
近几年,上海市以提高城市活力和品质为目标,积极探索渐进式、可持续的二次开发模式。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上海市正在尝试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即PPP模式),提高项目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