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中的政治无意识:美国电影中的保守主义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il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国家的电影比任何其他艺术媒体都更直接地反映出这个民族的心态”。1早在1947年,德国著名电影理论家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Siegfried Kracauer)就提出电影比其它艺术门类更能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通过对作为大众文化的电影的详细解析,能够洞察一个民族的无意识动机和集体欲望。因为电影首先是一种社会化产品,其次电影必须使观众达到想象中的满足。电影发展的历史其实始终在讲述一个主题:民族心态。好莱坞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以工业规模生产、传播意识形态的工业体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9年发表的报告书指出,截止到20世纪末,排在美国出口第一位的是娱乐业的电影和电视节目,“梦工厂”好莱坞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出口生产商,美国电影作为畅销商品的同时也是最好的意识形态工具。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被并称为19、20世纪的三大政治思潮。而保守主义是对自由主义传统的保守,作为对自由主义的制约力量与其相伴共生。与其他政治思潮相比,保守主义没有一个具有永恒的、实质性的价值目标,其指称千变万化难以总括。但总体而言,其政治理念(political ideology)可以总结如下:珍视传统的稳定性,珍视社会的自然秩序及人的道德规范。它是一种关于政府和社会应如何良性运作,一个好的社会又应如何塑造的信仰和价值观。2保守主义强调秩序和稳定,倾向于维持现状,反对大幅度和激进的变化。原因在于保守主义解释基督教的原罪说,认为人性不完善、不稳定并且脆弱。人性的缺陷必须用稳定的政治制度来弥补。美国的国内政治是两党政治,民主党和共和党轮流执政,其背后的指引理念分别是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美国当代保守主义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之后(思想运动、社会运动和政治运动),其分支新保守主义掌握了美国的政治话语权,深刻地影响了美国的内政,进而深刻地影响了美国的外交。如今保守主义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从美国政治的边缘地带走入中心,与自由主义分庭抗礼。保守主义思想体现在美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保守主义是美国理念、美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看清美国的性格、美国的动作,研究保守主义是非常必要的。西方对美国保守主义的研究是随着对保守主义的总体关注而一同推进的,至今已经积累了相当的学术厚度。320世纪90年代,对保守主义的研究在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一度成为显学,对美国保守主义的研究也有了丰硕的成果,不但已有相关译著,国内也有许多学者著书撰文推动对美国保守主义的介绍与研究工作。不同的学科在各自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对保守主义进行了不同方向的探讨,如哲学保守主义、社会学保守主义、经济保守主义、文化保守主义和政治保守主义,国际政治学科的研究偏重的是后两者。国内国际政治学界对美国保守主义的研究看似很多,但大都是将保守主义的理念同外交政策相联系,偏重于将片断的史实和诠释——其中有很多是读者已经很熟悉的——重新加以组装。本文的研究试图结合社会学、比较文化和政治学三个学科的理论方法,以精神分析学、意识形态批评等多种方法对美国电影中表现出来的美国民族心态中的保守主义元素进行分析。在此,作者并非要否定以往研究的成果和重要性,相反,本文是要从另外一个角度出发,解读保守主义的运作过程和作用方式,这恰恰是对以往成果的侧面证明。本文将选取美国主流影片,(历年奥斯卡奖获奖影片和卖座影片)进行分析,从而揭示保守主义的意识形态、政治理念、价值观念是如何通过电影加以表现和传播,美国主流电影是怎样执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作用:对内部的社会意识形态进行构建,对外表现惟一超级大国——美国的软实力,和扩散其影响、构建其形象;观众又是在什么情况下被愚弄、带着满足感、心甘情愿的接受了这种结果——保守主义的意识形态。影片中的自由主义不属于本文的主体讨论内容,只以映衬内容出现。美国主流电影(奥斯卡获奖片及当年最卖座影片)中所表现出来的意识形态是一种复合的意识形态,这种复合是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复合体,就像中国太极图的阴阳鱼,互相映衬,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但还是带有强烈的保守主义色彩,这与美国影片的制片人体系和奥斯卡评委的构成密不可分。作为大众文化的领军艺术形式,拥有全世界共同的语言——声像——的电影无疑是政治文化的利器,由它所传达的信息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政治是文化旗帜的一个飘扬的角,文化也是意识形态传播最重要的媒介、是最柔软、最长久和最有效的方式,美国的政治理念和策略只是站在美国文化这个无形巨人阴影中的孩子,它由这个巨人牵引和指导,如果要研究美国而不流于皮毛就不能只看到站在前面的孩子,还要看到站在他身后的巨人,只有这样才能寻找到政治策略中千变万化而不变的东西,还可以不跟随其亦步亦趋,而是从巨人的动作看孩子的动作,从中看到超前的东西。对于保守主义在美国社会和美国的外交所起到的强大的作用,国际政治的传统话语可以述说,电影研究的话语也可以述说,两条路径是平行的。而我努力做的就是做一个U型将这两条路径连接起来。美国电影中的保守主义和美国社会中的保守主义既是镜像关系,又是深层关系,这种镜像是一种变形的镜像。电影中的保守主义是经过涂抹的、高于现实的、隐含于电影之中的。国际政治话语可以论证,电影话语也可以论证。我的论证是双向的论证,最终走向同一个汇合点。本文选取能够充分表现保守主义精神内涵的美国主流(关于主流的定义下文有专门介绍)电影进行意识形态分析,从而解释保守主义的意识形态价值观是如何通过电影的方式进行表达,无声地达到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功效,成功夺取到市民社会的领导权。在对电影文本进行的解析的过程中,本文通过保守主义意识形态价值观念这一切口,围绕美国电影所展现出来的阶级、种族、性别的差别深入理解当代美国的社会文化,从更广阔的角度通过美国文化工业的排头兵——好莱坞电影深入理解美国的政治文化。本文从美国主流电影中选取《魔戒》、《撞车》、《人性的污点》、《通缉令》等重要影片作为主要分析文本,再以若干部影片进行辅助分析。这些影片或者是奥斯卡最佳影片,或者是卖座商业大片,《魔戒》和《撞车》为二者之重合。因为奥斯卡最佳影片和高票房大片,分别兼顾了精英和大众的倾向,而二者兼具则最有效地反映了占美国社会主流的保守主义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其余文本则带有一定的随机性,有的遵循上述标准,也有的从一般电影中寻找保守主义元素,以兼顾论证的全面性。本文第一章概述了保守主义的内涵及文化渊源,美国保守主义的传统与历史经验及在美国的发展脉络,并阐释了美国保守主义与美国电影的内在有机联系。为了对保守主义与美国电影的关系进行更加深入明晰的说明,第二章对美国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关系进行了适当说明,并对保守主义与美国电影、自由主义与美国电影的镜像关系进行了比较。第二章的第二部分选取对应的美国电影文本,对美国主流电影中的保守主义的主要叙事模式进行了概括说明,为下面的文本细致说明进行了应有的铺垫。文章的第三、第四章进入细致的文本分析,分别选用美国电影《撞车》和《魔戒》等影片对带有鲜明的保守主义色彩的种族主义、父权秩序及帝国情结进行详细说明,其中也选用《断背山》、《人性的污点》、《米尔克》、《通缉令》、《间接伤害》等其它美国电影进行辅助分析。第五章对全文做出总结,从美国电影与保守主义的关系述及软实力与文化领导权,从文化的角度,战略的高度,研究当代的保守主义对美国政治、价值观所有可能产生的潜在的、持久的、有效的影响,从而为我们进行政治、文化博弈,制定对美大政方针,提供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郑州地区几家有代表性的琴行的调查研究,以小见大地对当代中国琴行钢琴教育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总结。琴行的钢琴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因其属于艺术类教育、社会教育而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大鼠急性放射性肝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1.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分离获取雄性大鼠的BMSCs,经免疫组化技术鉴定第三代细胞(P3)表型,将其作
研究目的:观察提插补泻手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为临床探索一种疗效确切、易于操作的治疗方法。研究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60例中风偏瘫
沙塘鳢(Odontobutis obscura)又称沙乌鳢、蒲鱼、土布鱼、沙鳢、虎头鱼等,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塘鳢科(Eleotridae)、沙塘鳢属(Odontobutis),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珠
毛泽东的民本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础之上的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它既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中国革命实践相
道德观是对与道德相关诸问题的根本看法和观点,包括道德目标、道德原则、道德范畴、道德培养等方面。约翰·斯图亚特·密尔的道德观相比较同时代的道德哲学家的道德思想具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六大以来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思路的集中体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理念。农村体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
目的:自本课题希望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文献、临床和实验研究,观察寿胎丸补肾安胎的临床功效,进一步阐述寿胎丸通过调节生殖免疫系统达到补肾安胎、防治自然流产的作用机
目的 观察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于该院就诊的48例糖尿病患者,将其中24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
教育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追求教育公平是社会和人共同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基本价值追求。大学招生考试制度的公平是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