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金融市场竞争的加剧和金融一体化程度的深入,金融市场需求和金融服务也开始朝着多元化、创新化的方向发展,这为证券业、银行业和保险业之间的融合创造了相当有利的条件,一时间,大大小小的金融集团、银行纷纷争取各种金融牌照,以求增强自己的综合实力。2009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了《商业银行投资保险公司股权试点管理办法》,这为银行业向保险业逐渐渗透、融合提供了机会。从此之后,国内各大商业银行相继入股,成立自己旗下的保险公司,开启了银保合作的新纪元。银行系保险公司依靠股东银行在资金与渠道等多方面强大优势,业务增长迅猛,为国内保险市场格局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现代公司金融理论的内容来看,保险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必然会因银行的入股而与过去有所不同,其经营绩效也会随之发生显著变化。因此,研究银行系保险公司内部治理和经营绩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为了探索银行系保险公司内部治理与经营绩效的关系,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在公司治理理论的基础之上,通过协同效应理论、规模经济理论、风险分散理论来分析探讨银行入股保险公司对保险公司绩效带来的影响,并分析了我国银行系保险公司内部治理和经营的特殊之处。为保证论文的客观性与科学性,本文采用我国10家银行系寿险公司2009-2014年的面板数据构建模型,进一步了解银行系险企的内部治理与经营绩效的关系。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分析如何改善银行系保险公司内部治理从而提升经营绩效,并提出有效的建议。本文基于定性与定量分析,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银行系险企内部治理各因素与经营绩效的关系展开研究,文章共分六大部分,主要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对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思路、方法和相关概念进行了介绍,并指出本篇文章的创新点和值得改进的地方。第二章,文献综述。归纳了国内外涉及内部治理与绩效的研究结果、论文著作。分别从一般公司、保险公司两方面进行了整理,重点归结了保险内部治理中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高管激励影响经营绩效的研究。第三章,理论基础。对公司治理相关理论如委托代理理论、相关利益者理论等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协同效应理论、规模经济理论、风险分散理论来分析银行入股对保险公司绩效带来的影响。第四章,银行系保险公司内部治理与经营的特殊性。通过股权、董事会、高管层三方面分析了银行系险企内部治理的特殊性,并分析了银行系保险公司经营的三个特殊点。第五章,本章为实证研究部分。首先根据分析提出假设,然后在研究设计部分主要阐释了数据样本来源、变量的选取和定义,以及对实证模型的选择与构建。本文实证研究是围绕内部治理中的股权结构和董事会特征展开的,所选的解释变量一共有6个,分别是商业银行控股、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银行背景董事比例、两职合一比例,被解释变量为经营绩效总资产收益率。此次研究以2009年到2014年我国10家银行系寿险公司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得到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结果显示,除了两职合一情况与经营绩效没有明显关联性之外,其余5个变量均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经营绩效,其中具有正面影响力的为商业银行控股、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具有负面影响的为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银行背景的董事比例。第六章,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这一部分结合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针对中国银行系险企内部治理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配套的解决方案,有以下四点:提高银行与保险的融合度、保持适度的股权集中、优化董事会治理、完善管理层监督。本文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研究视角较为新颖,以新兴的银行系保险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分析银行系险企内部治理与绩效的关系,找出银行系险企内部治理存在的缺陷。第二,在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之上,通过协同效应理论、规模经济理论、风险分散理论来分析探讨银行入股保险公司对保险公司经营绩效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