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作为近代远东第一大都市,一直以来深受传染病,尤其是霍乱的困扰.这与天时、地利、人和以及整个城市的构造都有关.而霍乱又偏偏是烈性传染病,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人染上后十有八九迅速死去.所以在三十年代,上海市民中间盛传霍乱"七年轮回"的谣言,使人心颇为动荡.继1931年的上海霍乱大规模流行之后,上海人都对七年后的夏天惴惴不安.而1938年夏天,日军的入侵摧毁了城市中的各种公共卫生设施,又造成大量战争难民无家可归露宿街头,加上适逢酷热,保证了霍乱的在城市中疾速传播的各项条件,使得上海瞬间在六七月份变为恐怖的霍乱之城.这期间,城市中人心惶惶,政府手忙脚乱,医界忧心忡忡,大批的人因为染上霍乱而死去,为了挽救城市,政府研究出了动员全民推行公共卫生运动以控制霍乱流行的卫生政策,并且逐步执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效,被称为上海近代历史上最成功的依靠公共卫生运动赢得胜利的流行病控制案例.该文意在复原当时上海经历1938年霍乱的画卷,细细梳理霍乱流行的背景和原因,展现霍乱来时民众的恐慌和抗争、分析当时人对霍乱的理解和想象、并讨论政府和民众是如何齐心协力将公共卫生运动进行到底,贯彻卫生行政,并最终摆脱霍乱阴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