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幼儿园环境中重要的构成因素之一,墙面环境对于幼儿的成长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墙面能否与幼儿发生作用这依赖于幼儿的选择,要想儿童从墙面环境中获得教育意义就要创设出他们喜爱的墙面环境。在现如今学术界提倡教育要从儿童视角出发然而研究缺乏对于幼儿喜爱的环创的形势下,笔者认为研究幼儿喜爱的墙面环境是非常必要的。本研究选取了成都市3所一级幼儿园的一个大班,访谈该班的10名幼儿,并且观察该班全体幼儿与本班墙面环境的互动。研究结果发现:在静态条件方面,幼儿喜欢的题材广泛且是自己熟悉的,最喜欢的是动画片,希望墙上的文字少且是中文,对颜色有较强的包容性,喜欢多种艳丽颜色的搭配,希望墙上墙饰多一点,布局稀疏高度适宜,喜欢光滑闪亮、逼真耐用的材料,也接受买来的墙饰,希望保留长度适宜可玩耍的吊饰;在动态条件方面,幼儿希望有一块面积不大的可以玩耍的墙,他们希望能参与墙面环境的设计与制作,这样可以延长墙面更换时间,同时他们也会在转换环节与墙面上自己的作品互动并从中学习,但这样的互动往往是短暂且总是被打断。运用儿童视角来看现如今教师为他们创设的墙面环境,教师选择的是幼儿熟悉的题材特别是动画片题材、运用丰富的墙饰、使用鲜艳明亮的暖色调、在墙上陈列幼儿作品和班级活动过程,这些方面是契合幼儿喜好的,然而在墙上粘贴英文、使用不织布卡纸这样的材料、使用过短的吊饰、设置无用无趣的墙面游戏、拒绝幼儿参与墙面环境的设计与制作,在这些方面是违背了幼儿的愿望。教师在今后创设墙面环境时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多做努力:注重墙面环境的整洁有序;充分利用空白墙;更多的呈现幼儿作品或幼儿活动过程;提供更多幼儿能操作的墙面环境;改造“无用之墙”,开放“禁忌之地”;循序渐进地与幼儿共同创设墙面环境;给予幼儿更多时间与墙面互动并加入其中;更换幼儿座位使幼儿有公平机会接触每一面墙;适当延长墙面环境的更换时间;墙面文字尽量为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