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顺应理论是由语言学家耶夫·维索尔伦在他的著作《语用学诠释》中提出的理论。顺应理论是一种语用综观论,试图解释语言使用者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如何不断地进行语言选择。《吾国吾民》是林语堂于1936年所著的一本世界著名的英文作品,它主要介绍了中国人的性格、中国人的思想、中国政治、社会和文学生活等等。它一进入西方世界就被评为认识和了解中国人的最佳作品。《吾国吾民》获得巨大的成功一定具有深刻的原因。本文从顺应理论的观点分析这部作品,试图探索作品在形成过程中影响语言选择过程的各个因素。本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导论。导论部分主要介绍顺应理论的研究状况,作品《吾国吾民》的研究现状及关于它的作者林语堂的研究。第二部分是正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章是理论框架,介绍了顺应理论的基本概念,顺应理论下语言的三个特点和四个方面,以上的理论将运用在《吾国吾民》的分析上。第二章讨论从社会世界角度分析《吾国吾民》。社会世界是顺应理论中交际语境的一个方面,它包含很多因素,其中的五个因素将会被讨论,分别是顺应东西方文化、顺应教育水平、顺应性别差异、顺应宗教特点和顺应世界形式。第三章研究从物质世界角度分析《吾国吾民》。时间、空间和发话人是物质世界的三个因素,本章从这三个方面谈论林语堂如何顺应物质世界完成《吾国吾民》。第四章探讨从心理世界角度分析《吾国吾民》。心理世界是顺应理论交际语境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个方面的讨论包括顺应读者的阅读习惯、顺应读者的兴趣、顺应作者的人格、顺应作者的情感、顺应作者的幽默特质和顺应作者的责任感。第五章研究从语言语境角度分析《吾国吾民》。与交际语境相比,语言语境是顺应理论语境观中的另一个方面,对于它的讨论从顺应语境衔接、顺应互为语境性和话语序列进行。最后一部分是结论,这部分主要对前面对论述进行总结,并点出本文的主旨。《吾国吾民》是近代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学作品,在顺应理论的分析下,它的形成过程将会更加清晰地得到分析,顺应理论的理论性也将得到进一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