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氏体车轮钢热疲劳性能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n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列车制动过程引起的热疲劳损伤严重威胁列车的运行安全,新型Mn-Si-Cr系贝氏体钢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有望成为新型车轮材料的良好替代。但是,在实际线路服役测试中,新型贝氏体车轮也存在这种热疲劳损伤现象,而目前鲜有针对贝氏体钢热疲劳性能方面的研究。本文针对Mn-Si-Cr系贝氏体车轮钢,研究了其热疲劳损伤规律及机理,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探究了列车闸瓦制动过程中车轮内部温度场,应力场分布规律及车轮内部温度变化的规律;分析了车轮制动过程中最高温度以及踏面处应力水平;以仿真结果为基础,通过热疲劳实验,研究了冷热循环过程中裂纹萌生的过程及裂纹扩展机理;观测了热疲劳过程中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变化;探讨了300 ℃和600 ℃不同温度下回火处理对贝氏体车轮钢热疲劳性能的影响。对车轮制动过程中温度场和应力场分布的有限元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列车在长大坡道制动过程中踏面处最高温度能够达到593 ℃左右,车轮踏面处的最大热应力能够达到178 MPa左右。对踏面处受力进行损伤评价,长大坡道制动工况下踏面处受力处于B级稀有制动区,踏面处可能产生损伤。以仿真得出的最高温度为基础,设计循环上限温度为600 ℃的热疲劳。结果表明:热疲劳裂纹随着冷热循环周次的增加逐渐变大。本文定义了热疲劳裂纹当量值(Thermal Fatigue Crack,CTF)用以定量描述冷热循环之后材料的疲劳损伤程度。热疲劳循环过程具有高温回火的特征,其在冷热循环过程中存在贝氏体板条合并,残余奥氏体分解,碳化物析出及硬度降低等变化。针对300 ℃和600 ℃不同温度下回火处理后试样的热疲劳实验表明,尽管300 ℃回火贝氏体钢的综合力学性能优于600 ℃回火,但是,其受到热疲劳损伤的程度明显大于经600 ℃回火处理试样。在300 ℃回火处理状态下,材料显微组织内存在膜状残余奥氏体,而600 ℃回火状态下,残余奥氏体基本全部分解,并伴随有碳化物析出。由于300 ℃回火贝氏体钢中存在残余奥氏体,在其后续的冷热循环过程中,残余奥氏体发生转变,碳化物动态析出过程,都有可能加速裂纹的产生以及扩展。而600 ℃回火处理过程中的回火保温阶段,残余奥氏体已基本分解完全,同时伴随有部分碳化物析出。
其他文献
在全球经济飞跃发展的同时,由环境问题引发的负面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繁荣,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建筑施工企业对这些问题做出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使得市场呈现出全新的竞争格局,企业的绿色化水平渐渐成为了市场竞争取得胜利的优势,成为了企业竞争力的一部分。目前我国并没有专门的建筑施工企业绿色竞争力评价体系,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绿色发展程度还不能进行评价,因此建立施工行
随着互联网电商和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线下零售企业为争夺线上消费者市场纷纷开通双渠道销售模式。与此同时,线上零售市场由于众多传统零售企业的涌入竞争更加激烈,并面临巨大的挑战。线上用户数量增加变缓,消费者的购物需求也在不断升级。线上线下渠道整合日益成为零售行业发展的趋势,也是双渠道零售企业面临转型和提高消费者体验的关键。基于此,研究零售企业在渠道整合背景下的商品定价和退货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历届奥运会的成功组织都表明交通管理至关重要。针对冬奥会开闭幕式散场观众的交通组织需要解决如下问题:预测观众人数及其时空分布、规划临时交通设施,设计散场观众流线,配置公共交通运力资源。从而使散场观众能够快速疏散至各个交通枢纽,缩短疏散时间。本文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任务“北京冬奥会运行指挥决策技术研究”,对冬季奥运会开闭幕式场馆周围相关的交通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并建立相应的观众散场组织方案。首先,
随着当下社会的进步,铁路与公路平面交叉处的道口的通行压力逐年增加,本文分析了当前铁路道口预警防护系统在列车信号检测部分存在的抗干扰能力差、存在误报、线缆传输成本高等问题,结合目标检测的相关发展成果,利用视频检测的方式,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YOLOv4列车检测算法,通过对道口列车进行实时性的检测来为道口预警系统提供一个精准的列车检测信号,从而提高整个预警防护系统的精准度,降低事故发生率,保证通行人员
现阶段组合结构抗剪连接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栓钉连接件,而目前对于轻骨料混凝土栓钉连接件的研究成果存在诸多空白和不足,成为了将钢-轻骨料混凝土组合结构应用在实际工程中的阻碍。本文通过推出试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轻骨料混凝土栓钉连接件的力学性能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针对混凝土种类、混凝土强度、栓钉直径、箍筋的布置形式这4种影响因素设计了6组共12个推出试件,并对其破坏模式、荷载-滑移曲线、抗剪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上的数据也越来越多,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阻碍不再是信息不足,而是信息过载。在这种情况之下,智能问答系统应运而生,此类系统被设计搭载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以解决信息过载的问题,提供给用户一个准确答案。基于特定场景的智能问答系统采用Java开发,使用Spring Boot、My Batis等作为实现框架,并使用My SQL、Redis等数据库技术存储数据,同时,使用MVC模
当前,互联网能够不受空间限制地进行信息交换的能力,使得人们对互联网的需求不断增加。但传统互联网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信息覆盖不全的弊端,不能满足用户任意时间、任意地点的接入需求,因此不受天气环境因素影响的天空地网络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该网络具备全球无缝的常态化覆盖能力。然而传统互联网的IP地址双重身份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不能很好的适应天空地网络,为此,国内外许多研究学者都对该网络架构做出了改进,其中较为
基于固态纳米孔搭建的传感平台已经在多个研究领域有着重要应用,并取得了重要进展,如生物传感、分子测序、海水淡化等领域。固态纳米孔作为其核心部分,广受科研人员的关注。随着纳米孔需求量的激增,采用廉价的手段进行大规模的纳米孔制备技术成为了研究热点。本文针对以上需求,对阵列化制备固态纳米孔的技术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制备方案进一步改进,在满足成本与效率相协调的同时增加了制备的可控性。在目前常见的纳米孔制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快速发展,运用大数据技术学习数据中的有用信息至关重要。推荐系统为解决信息过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是当新用户或新项目出现时还存在冷启动问题,因此,学术界提出跨领域推荐技术,通过学习辅助领域的用户偏好或项目知识表示,来解决目标领域的数据稀疏和冷启动问题,提高目标领域的推荐性能。然而目前的跨领域推荐模型在学习领域间的项目关联关系以及共性知识提取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近年来,图神经网络在
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进入了迅猛发展建设时期,已成为城市的能耗大户。许多专家学者通过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自动运行控制系统(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ATO),并提出不同的优化方法来降低列车运行产生的牵引能耗。优化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优化列车节能运行的目标推荐速度曲线及跟踪速度曲线上,本质上属于离线优化。而在实际的地铁运营中,列车所处的运行环境和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