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诞生于19世纪中期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明确了自然科学在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中的基础地位,也使美学的研究由纯粹思辨向实证阶段转变。相应地,自然科学如生理学、物理学等,开始广泛进入声乐领域。从此,声乐艺术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同时,像自然科学中因工具理性的过度膨胀而出现了科学成果反控制人类的异化现象一样,声乐领域由于科学进入也出现了“重技轻艺”现象,由此导致了声乐艺术的审美异化。科学为声乐艺术解决了其自身不能解决的问题的同时,也使得声乐艺术之美更加突显。没有真,不会有美。因此,问题不在科学,声乐艺术的审美特性与科学性并非矛盾,审美异化发生的原因也不应归罪于科学本身。寻找审美异化根源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声乐史上出现的审美异化现象回顾及根源剖析,重点指出了人的整体观、文化意识对于克服与预防审美异化现象,实现声乐艺术价值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