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义关系是人世间基本并且普遍的一种现象。在语法上,反义关系作为纵聚合关系中最复杂的一种关系而被许多语言学家所研究。形容词是绝大多数语言中最重要的一种词类,然而专门针对形容词反义词的研究却不是很多。因此,对于形容词反义词的本质及其分类的研究就显得很有意义。按照传统的分类标准,反义形容词被分成了互补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两类。这种分类方法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形容词的可分级性标准基础上的,是一个不无问题的分类方法。近来对于这种分类方法的讨论和挑战也越来越多。本论文作者认为,反义词首先是一对词之间的相反的意义关系,它们不仅是有静止的词类关系的一对,而且也是语篇中动态变化着却又可感知的语法功能的实施者。它们因为两个项之间的特殊关系和互动而引起的在语篇中的特殊功能而不同于一般的形容词。也就是说,反义形容词在语篇中表现出的各种功能也应该作为反义形容词的一部分而被人们所认知。反义形容词是在语篇中承担着各种职责的一对形容词,而不仅仅是两个静止的孤立的词而已。然而,当我们把语篇功能因素考虑在内的时候,可分级性仍然那么重要吗?针对这个问题,作者以从Brown语料库中抽取的语料为基础,在英语中进行了检测,数据显示结论是否定的。为了对形容词反义词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作者又依据北京大学CCL网络版的现代汉语语料库里提取的语料,在汉语中进行了一个相似的检验。结果证明,在汉语中可分级性标准在语篇功能方面的区别性也是很微小的,仅限于两个低频语篇功能。在检测的过程中,作者依据语篇功能分别对英语和汉语形容词反义词进行了重新分类。同时也验证和强调了共现频率在判断反义词的典型性时的重要性。因此,当我们在挑战可分级性标准的时候,应该谋求一个新的形容词反义词的定义。在新的定义和分类中应该重视语篇功能因素,同时也要强调形容词反义词两个词项的共现频率和搭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