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中原生微生物处理煤矿酸性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tyb7982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煤炭生产大国,但又是水资源贫国。采煤生产将宝贵的地下水变成酸性废水排出,排出的酸性废水又再次污染洁净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及土地资源,危害农作物、水生生物和人体的健康。煤矿酸性废水资源化与无害化,既保护了水土环境,又将废水变成可利用的水资源,对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内外关于煤矿酸性废水处理方法多采用建立污水处理厂来实现,其主要缺点是基建工程和设备投资大,运行费用高,耗能大,处理量小,企业很难负担,尤其是那些分散的乡镇煤矿是很难做到的。因此,降低煤矿废水处理成本的研究就显得很有意义。我国中西部广泛分布着大面积的黄土资源,而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其中也包括硫酸盐还原菌,如果可以通过投加基质碳源对这些菌种进行激活,使其大量繁殖,就可以方便地利用天然的土壤-微生物系统对含硫酸盐酸性废水进行资源化处理,大大降低了投资费用,且简单易行,便于推广。本文选用具有代表性的上更新统(Q3)马兰黄土、中更新统(Q2)离石黄土和山西孝义乡镇煤矿所排废水为研究对象,探讨通过投加碳源激活黄土中的贫营养硫酸盐还原菌群,进而利用黄土-微生物系统处理煤矿酸性废水的可行性。本试验通过在系统中投加碳源,分别在室温下利用密闭容器和敞口土柱做了静态和动态模拟试验,初步证明我们的研究思路是可行的。经过对试验结果整理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通过投加碳源激活黄土中的原生微生物,利用天然的黄土-微生物系统来处理煤矿酸性废水的思路是可行的。实验证明,静态试验中黄土-微生物系统对硫酸根(初始浓度为2800 mg/L)的最大去除率为94.2%,动态试验中对硫酸根(初始浓度为2200 mg/L)的最大去除率为95.5%,动态试验中硫酸根的降解速率比静态试验中快的多。2.静态模拟试验中,马兰黄土中硫酸盐还原菌对硫酸根的最高去除率(94.2%)要高于离石黄土(74.3%)。马兰黄土加1200mg/L葡萄糖时对硫酸根去除效果最好,离石黄土加800mg/L葡萄糖时对硫酸根去除效果最好。3.动态模拟试验中,以低有机质的城市生活污水提供碳源,马兰和离石土柱中都未能达到硫酸盐还原菌群生长所需的还原环境,黄土中的微生物未能被有效激活,硫酸根的去除主要依靠黄土本身的作用,因而未能形成有效且持续的去除效果。4.动态模拟试验中,在室温下(14~19℃),以高有机质废水提供碳源,马兰黄土土柱20cm深度处达到了还原态,硫酸根最高去除率为67%;而离石黄土土柱中很快从氧化态转变为适合硫酸盐还原菌生长的还原态,20cm深度处在试验进行到82d时达到最大去除率95.5%,SO42-的去除率随着深度的增加有所降低。离石黄土土柱对酸性废水的处理效果优于马兰黄土。
其他文献
世界男子现代竞技体操自形成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快速发展,在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演进到了如今的形态。一方面国际竞技体操舞台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另一面竞技体操技术的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有效融合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文言文阅读教学素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在中学阶段应呈现层次性、整体性和连贯性,但目
本文从结构设计、型式选择、换热面涂层等方面闸述了绥中36-1二期原油换热器的设计过程,可为今后海上注聚油田原油换热器的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目的:通过对比PTBD和ERCP治疗HAE合并梗阻性黄疸患者的疗效,为临床选择一种更优的方法来缓解晚期HAE患者的黄疸情况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青海大学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9
从规范企业行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在装备价格领域引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设想。分析了装备价格管理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优势和可行性,探讨了装备价格负面清单的编制原则、编
【正】 王桐龄先生(1878—1953)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的教授,我在师大时读的是国文系,虽然听过王先生的中国史,但接触不多。几十年来,芏先生培养出来的学生,真是桃李遍天下,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其中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关系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我国城市化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进程。所以,我国的
煤炭矿井水是由于煤炭开采过程中,所有渗入井下采煤空间的水。这种水经井下各巷道集中至井下水仓后排至地面。这种与煤层伴生的矿井排水,原本属于地下水的性质,但在采煤过程
在老龄化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失智长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而失智症也因其不可治愈性以及巨大的伤害性成为需要重点关注的老年疾病之一。目前,我国失智长者的照顾工作主要
小学时期是学生基本素质逐渐形成、人格逐渐健全的关键时期。班主任是除父母之外,与学生接触交流最频繁的长辈,班主任的管理方式是否合理得当对其能否健康成长有着最直接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