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煤炭生产大国,但又是水资源贫国。采煤生产将宝贵的地下水变成酸性废水排出,排出的酸性废水又再次污染洁净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及土地资源,危害农作物、水生生物和人体的健康。煤矿酸性废水资源化与无害化,既保护了水土环境,又将废水变成可利用的水资源,对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内外关于煤矿酸性废水处理方法多采用建立污水处理厂来实现,其主要缺点是基建工程和设备投资大,运行费用高,耗能大,处理量小,企业很难负担,尤其是那些分散的乡镇煤矿是很难做到的。因此,降低煤矿废水处理成本的研究就显得很有意义。我国中西部广泛分布着大面积的黄土资源,而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其中也包括硫酸盐还原菌,如果可以通过投加基质碳源对这些菌种进行激活,使其大量繁殖,就可以方便地利用天然的土壤-微生物系统对含硫酸盐酸性废水进行资源化处理,大大降低了投资费用,且简单易行,便于推广。本文选用具有代表性的上更新统(Q3)马兰黄土、中更新统(Q2)离石黄土和山西孝义乡镇煤矿所排废水为研究对象,探讨通过投加碳源激活黄土中的贫营养硫酸盐还原菌群,进而利用黄土-微生物系统处理煤矿酸性废水的可行性。本试验通过在系统中投加碳源,分别在室温下利用密闭容器和敞口土柱做了静态和动态模拟试验,初步证明我们的研究思路是可行的。经过对试验结果整理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通过投加碳源激活黄土中的原生微生物,利用天然的黄土-微生物系统来处理煤矿酸性废水的思路是可行的。实验证明,静态试验中黄土-微生物系统对硫酸根(初始浓度为2800 mg/L)的最大去除率为94.2%,动态试验中对硫酸根(初始浓度为2200 mg/L)的最大去除率为95.5%,动态试验中硫酸根的降解速率比静态试验中快的多。2.静态模拟试验中,马兰黄土中硫酸盐还原菌对硫酸根的最高去除率(94.2%)要高于离石黄土(74.3%)。马兰黄土加1200mg/L葡萄糖时对硫酸根去除效果最好,离石黄土加800mg/L葡萄糖时对硫酸根去除效果最好。3.动态模拟试验中,以低有机质的城市生活污水提供碳源,马兰和离石土柱中都未能达到硫酸盐还原菌群生长所需的还原环境,黄土中的微生物未能被有效激活,硫酸根的去除主要依靠黄土本身的作用,因而未能形成有效且持续的去除效果。4.动态模拟试验中,在室温下(14~19℃),以高有机质废水提供碳源,马兰黄土土柱20cm深度处达到了还原态,硫酸根最高去除率为67%;而离石黄土土柱中很快从氧化态转变为适合硫酸盐还原菌生长的还原态,20cm深度处在试验进行到82d时达到最大去除率95.5%,SO42-的去除率随着深度的增加有所降低。离石黄土土柱对酸性废水的处理效果优于马兰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