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用地演变特征与调控机制研究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skjth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是我国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国际型湾区、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平台,大湾区作为我国最有辐射力、影响力的经济空间,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自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受到众多城乡规划学者以及地理学者的关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用地的时空演变过程对于大湾区城市群发展与区域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用地的演变过程对优化其空间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本文试图利用遥感数据从定量的角度,反演大湾区城市群建设用地的演变过程,并探讨其发育机制。然后对标其它世界级三大湾区,梳理湾区发展的共性以及经验。从而针对性地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空间优化思路。本文首先通过对粤港澳大湾区研究的文献解读,发现现有的粤港澳大湾区研究大多是从政策视角出发的定性研究,缺乏用定量方法的空间演变实证研究。然后通过对国内外城市群发展及城市扩张研究成果的梳理,认为城市空间拓展特征识别及驱动机制挖掘是认知城市发展的两个基本维度。而夜间灯光数据是目前常用的一种可用于分析城市规模的遥感数据,其灯光强度值可用来区分城市建成区与乡村地区。采用不同年份的灯光可反映一定时段内建成区的变化过程。因此,本文采用夜间灯光数据模拟城市建成区用地的研究方法,运用ArcGIS软件,选取1992-2017年的DMSP/OLS(1992-2013年在役)和NPP/VIIRS(2011年至今)夜间灯光数据进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空间演变识别。从扩张强度、扩张方向、扩张形态等三个方面来描述粤港澳地区的城市建成区演变,较为系统全面地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25年来建设用地演变规律,所采用的测度指数有扩展强度、重心偏移指数、Moran’s I指数、冷热点指数。此后,结合同期统计调查数据,利用计量软件Eviews构建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大湾区城市群发育的动力机制。结果表明:(1)粤港澳大湾区湾区已由传统快速扩张式向收缩式发展转变,边缘区优化增长和核心区有机更新是新的发展趋势;(2)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扩张时空差异明显,发展重心主要位于东岸,推动西部湾区快速发展,促使建成区重心回归几何中心是推动一体化建设中重要策略;(3)粤港澳大湾区以空间分散机制为基础形成了典型的多中心网络群体结构,进一步加强分散机制促使空间均衡是一体化建设重点;(4)推动大湾区城市群发育的驱动因素按影响程度强弱排序依次是外向力、市场力、行政力、内源力,湾区一体化建设需要对这四种驱动机制灵活调配。最后,本文总结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成区演变模式以及驱动因素,以湾区一体化建设为核心,得出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从扩张特征和政策背景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并针对研究不足进行研究展望。
其他文献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我国药品生产企业众多,但作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主体,报送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却少之又少。药品生产企业进行不
本文对工程使用寿命与建筑物耐久性设计关系进行了论述.阐述了延长工程使用寿命的经济性.指出了应加强对"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视.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与首饰环保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现状以及专业教育进行研究,提出关于中国首饰回收改造项目实践方式方法的可能性。在对国内首饰回收改造项目进行分析的同时,揭示激进首饰改造(Radical Jewelry Makeover,以下全文简称RJM)项目实施环境的情况,并对RJM项目活动实施过程、参与人员、项目资金以及捐赠首饰回收分类的情况和其改造情况等进行调查分析,综合国内行业及专业教育现状,与
本文分析了高层民用建筑地下室通风系统的设计特点,举例说明了汽车库平时送风系统、战时人防通风系统、排烟补风系统兼用及汽车库平时排风系统与排烟系统兼用的设计方法.
黑龙江干流堤防会受到季节性气候的影响,每年都会遭到不同程度的冻害侵袭,如堤身土体冻融产生的不均匀沉降、堤顶公路因冻胀产生的额裂缝、隆起等,堤防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这样
工程总承包是国际通行的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采用工程总承包招标模式有利于实现设计、采购、施工等各阶段工作的深度融合,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管理模式的转变给工程总承
目的和意义:在运用文献学方法对历代医家调治阴伤的性味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探究吴鞠通基于性味组方立法调治阴伤的学术思想,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其组方宗旨,为当今中医临床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