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叶红砂胚胎晚期富集蛋白RtLEA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pangzhu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叶红砂(Reaumuria trigyna),隶属柽柳科(Tamaricaceae)琵琶柴属(Reaumuria Linn.),是亚洲中部区东阿拉善-西鄂尔多斯特有种,属我国特有,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珍稀濒危植物。该植物对盐渍环境具有极强适应性,能够在高盐环境下完成其生活史。胚胎晚期富集蛋白(Late embryogenesis abundant protein,LEA)是植物胚胎发育后期在胚胎中大量表达的一类蛋白。它广泛的存在于植物体中,表达量受发育阶段、脱水信号和脱落酸(ABA)的调节。在植物抵御高盐、干旱等逆境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运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了编码长叶红砂LEA蛋白基因(RtLEA)的全长cDNA序列,该基因全长765bp,包含一个315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由104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预测分子量为11.282kDa,等电点为7.92。长叶红砂RtLEA蛋白拥有第五组LEA家族蛋白的特有序列W(A/V)PDP(V/I)TGYYRP。该蛋白含有LEA蛋白的保守结构域pfam LEA-3,根据Battaglia的LEA蛋白分类标准,属于Group5B。系统进化分析显示长叶红砂RtLEA蛋白与柽柳(柽柳科,柽柳属)LEA蛋白的亲缘关系最近。  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表明, RtLEA基因的表达受盐、干旱、低温、ABA的诱导。利用Sitefinding PCR克隆了该基因的启动子区,序列分析结果显示RtLEA基因5上游调控区含有响应盐、干旱、低温、ABA等非生物胁迫的顺式作用元件,并且有两个胚乳特异表达元件。  为了研究RtLEA基因的异源表达特性,构建了RtLEA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32a-RtLEA。对大肠杆菌表达菌株Rosetta进行转化与诱导表达,经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得到了与预期大小一致的融合蛋白。RtLEA蛋白提高了重组菌对高盐、渗透、高温、低温、ABA等非生物胁迫的耐受性。初步证明长叶红砂RtLEA蛋白具有多重抗逆功能。  克隆了RtST基因的eDNA全长,该基因全长2232bp,包含一个1962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653个氨基酸的蛋白质,预测分子量为71.18kDa,等电点为9.25。序列分析显示,RtST蛋白含有硫转运蛋白家族的典型特征,即12个跨膜结构域,C末端和N末端都向着膜内侧,C末端有STAS区。序列中部有硫酸盐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表明,RtST与拟南芥第三亚组的硫转运蛋白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
其他文献
脱皮榆(Ulmus lamellosa)是中国特有种,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地区,数量很少,为我国榆科植物中的珍贵种质资源。在脱皮榆天然种群分布和进行现场勘查的基础上,采集的实验材料基本覆盖
作为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之一,木质纤维素是具有巨大应用潜力的生产生物乙醇的原材料,但其复杂致密的结构特征构成了天然的抗生物降解屏障,限制了木质纤维素的酶解转化效率。预处理是木质纤维素酶解前的必要步骤,通过预处理可以增大纤维素的可及性,减少纤维素结晶度等方式,使得木质纤维素底物更容易被纤维素酶降解。此外,在木质纤维素转化过程中,为了提高纤维素酶解后葡萄糖和发酵后产乙醇的产量,通常需要在较高的底物
小麦籽粒颜色影响面粉的色泽、种子休眠及穗发芽抗性。本论文以不同穗发芽抗性的白粒小麦品种为实验材料,利用普通PCR技术对不同穗发芽抗性的白粒小麦品种进行基因组扩增,探索Tamyb10基因在白粒小麦3A、3B和3D染色体上的等位变异。研究发现,Tamyb10-A1、B1和D1在不同穗发芽抗性的白粒小麦品种中存在多处单碱基突变,导致氨基酸极性的变化;Tamyb10-B1在高抗品种小白玉花B基因组第三外显
目的:探讨CX3CR1/NF-κB通路在低剪切应力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1.用完全培养基(M199:胎牛血清:青链霉素=100:10:1)培养EA.hy926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内皮细胞株的形态通过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观察,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生长曲线的方法对内皮细胞株进行鉴定。2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