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红松松子油的提取及其微胶囊的制备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j92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松籽是松科松属植物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vb.ct Zucc)的种子,其营养丰富,含油量较高。松籽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包括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皮诺敛酸等,具有降血脂、抗氧化、抑制食欲等功效。但由于松籽油本身的液体性质,及其在加工与贮藏中易氧化变质,使其应用受到限制,所以对松籽油进行微胶囊化,将液体油脂制成粉末状,在壁材的保护下,减少松籽油与空气中氧气接触,有效提高其氧化稳定性及应用价值。  本文采用超声波辅助水酶法提取松籽油,利用复合凝聚法制备松籽油微胶囊,测定松籽油及其微胶囊的氧化稳定性,对微胶囊质量及其模拟胃肠道释放特性进行评价,具体的研究结果如下:  松籽油的提取工艺。以松籽油提取率为衡量指标,筛选提取松籽油最适的酶制剂,利用单因素法确定超声波预处理条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酶解工艺。得到松籽油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强度0.28 W/cm2、超声时间40 min、超声温度50℃预处理后,在料液比1:5、碱性蛋白酶加酶量1427 U/g、酶解时间4.08 h、酶解温度44℃,在此条件下松籽油的提取率可以达到73.01%。  松籽油微胶囊的制备。以明胶与阿拉伯胶为壁材,采用复合凝聚法包埋松籽油制备松籽油微胶囊。考察壁材比(明胶与阿拉伯胶体积比)、芯壁比、壁材浓度、复凝聚时间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微胶囊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松籽油微胶囊制备的优化工艺条件为:壁材比2:1、芯壁比2:3、壁材浓度2%、复凝聚时间50min,在此条件下微胶囊包埋率达到87.23%。  松籽油微胶囊性质的研究。经测定制备的松籽油微胶囊水分含量5.1%,溶解度为98.09%,具有较好的溶解性;通过傅里叶红外图谱分析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证明了微胶囊的形成;差示扫描热分析(DSC)结果显示,微胶囊热溶解温度较高,在室温下热稳定性良好。对模拟胃肠液中微胶囊的缓释试验发现,松籽油微胶囊具有良好的缓释特性,有助于油脂在小肠内的吸收。  松籽油及其微胶囊氧化稳定性分析。温度、光照对松籽油氧化有显著促进作用,3℃以下避光贮藏松籽油及其微胶囊可使其有良好的氧化稳定性。经包埋后的松籽油经加速贮藏试验表明微胶囊化可以提高松籽油的氧化稳定性,延长松籽油贮藏期。
其他文献
1.rn第三次了,阮晴看着试卷上的脚印,十分刻意地踩在正中央.下节正好是英语课,英语老师向来严厉,她知道那些人在盘算些什么,从前她总是尽量不去计较,觉得浪费精力.rn但这一次
期刊
矿井下供电系统大都采用铜芯短电缆供电,阻抗较小,各级短路电流值相差很小,保护难以整定,并且煤矿井下保护装置或更新不及时,或受环境影响,存在动作不灵敏、可靠性差、参数难
壹rn人生在世,没有后悔药.凡间是这样说的.这话一点也不错,我摸了摸自己兜里卖了几千年也没卖出去的后悔药,深深叹了一口气.rn因为我这药,是卖给死人的.rn我这药的要求苛刻,
期刊
[一]rn我的父亲是当朝赫赫威名的将军,我的母亲是早逝太子生母皇后的亲姊,我入宫为女官时是定源十九年,正好及笄,四年后先帝驾崩,成为修仪去服侍贵太妃薛氏时正好十九.rn贵太
期刊
001rn少年小北,出场就带着满身不服输的血腥气.rn父母离异,母亲视他为通往幸福生活的拖油瓶.rn13岁开始独自生活,打架斗殴,抽烟喝酒.rn哪怕面对警察,也双手插兜,不可一世的姿
期刊
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具有远距离、大容量传送电能,以及调节灵活、功率损耗低等优点。发展特高压直流输电符合我国的国情和国家能源战略。随着越来越多实际工程的投产运行,特高压直流输电在整个电力系统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研究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及其对交流系统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实际运行情况,基于状态空间法提出一种定量评估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的方法,考虑了特高压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