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体育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受到社会各层面的关注和重视,体育不仅仅是一种身体运动,更是一种教育手段,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载体,一种财富基石,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精神文化生活,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开展体育活动对于建设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具有独特的价值和重要作用。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对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而特殊的意义。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亿万农民健身工程”的推进以及奥运会的即将举办,首都北京农村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多个方面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风气的改善,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创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一个不可替代的载体,也为其他地区农村群众体育的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
本文以北京市部分区县的农村群众和体育主管部门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调查分析了北京市农村群众体育开展的环境、体育场地设施、体育社会指导员、体育组织及其开展活动的状况,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善乡风文明、维护社会安定、促进农村文化建设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方面分析了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并提出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加强基层体育队伍建设,发展乡镇体育产业,培育农村文化市场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