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Pokemon(POK erythroid myeloid ontogenic)在大肠癌组织中蛋白水平和基因水平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为后期针对大肠癌患者进行的基因治疗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方法]采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47例大肠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大肠组织中Pokemon 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53例大肠癌组织中Pokemon蛋白的表达,结合随访资料分析其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肿瘤大小及患者生存期之间的关系。全部数据应用SPSS15.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大肠癌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okemon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大肠组织(P=0.000),而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Pokemon mRNA的表达未发现存在显著性差异(P=0.153);2、Pokemon mRNA的表达水平与大肠癌Dukes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饮酒、肿瘤位置、大小及浸润深度无关(P>0.05);3、大肠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中Pokemon蛋白的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4、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和无淋巴转移的病例癌组织中Pokemon蛋白表达强度无显著性差异(P=0.222),且未发现二者存在相关性(P=0.226);5、不同分化程度的癌组织Pokemon蛋白的表达强度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26),且Pokemon蛋白表达强度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0.360,P=0.008);6、大小不同的肿瘤,Pokemon蛋白的表达强度无统计学差异(P=0.605),且Pokemon蛋白表达强度与肿瘤大小并无相关性(R=0.072,P=0.610);7、Pokemon蛋白表达阴性的大肠癌患者5年存活率明显高于阳性表达患者(P=0.035)。[结论]Pokemon在大肠癌癌和癌旁组织中高表达,并对大肠癌的预后评价有重要意义,且可能成为大肠癌治疗中有效的新的靶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