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VT对肠粘膜屏障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 :河北联合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abi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superior 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 SMVT)是一种起病较慢、病情发展迅速的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本病属于外科急腹症,短时间内明确诊断是治疗的关键。本病早期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与腹部其它疾病难以鉴别。早期做出诊断仍然是一个难题。寻求一种能够有效反映肠粘膜屏障损伤的血液指标十分重要。研究SD大鼠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模型(SMVT model)建立后D-乳酸(d-lactate)、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随静脉结扎的时间的变化规律,探讨SMVT对肠粘膜屏障的影响,研究D-乳酸与DAO在SMVT中的诊断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120只,体重在250~300g范围内,随机分为肠系膜上静脉结扎0h、4h、12h、24h、48h、72h组和假手术组。在各个组别的不同时间点采集下腔静脉血。静置数分钟后,分离血浆,利用分光光度计速率测定法检测血D-lactate水平及DAO活性;在采血的同时取受累回肠组织2.0cm,HE染色,光镜下观察回肠组织病理变化,对大鼠肠粘膜组织损伤的程度进行评分。结果1结扎术后4h、12h、24h、48h、72h与假手术组相比,DAO水平明显升高(P<0.05);2肠系膜上静脉结扎24hDAO达到峰值,随后DAO水平下降;3结扎术后4h、12h、24h、48h、72hD-乳酸水平与假手术组相比,D-乳酸水平明显升高(P<0.05);4肠系膜上静脉结扎48hD-乳酸达峰值,随后D-乳酸水平下降;5肠系膜上静脉结扎的时间与肠粘膜组织损伤评分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s=0.911,P<0.01)。结论1DAO、D-乳酸在反映SMVT导致的肠粘膜屏障损伤中有着重要意义;2本实验揭示了SMVT发生后血DAO、D-乳酸的变化规律,这可能对SMVT早期诊断有一定帮助;3DAO、D-乳酸可能是反映SMVT导致的肠粘膜屏障损伤的较敏感的血液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利用神经内镜扩大显露的优势,观察乳突后锁孔入路磨除部分岩骨显露中颅窝解剖结构,并测量相关解剖数据。探讨乳突后锁孔入路磨除部分岩骨后增加中颅窝的显露范围、适应
目的:观察病理性肛管修复术(PPH联合外痔环切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标准的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病理性
本文分析了空气PM2.5自动监测方法原理、优缺点,以及影响空气PM2.5自动监测质量因素,对比三种监测方案,提出了符合监测区域空气PM2.5自动监测方案,具有积极的现实应用价值。
历史上最著名的第一类永动机是法国人亨内考在13世纪提出的“魔轮”。轮子中央有个转动轴,轮子的边缘等距地安装着12根活动短杆,每个短杆的一端装有1个铁球。亨内考认为,魔轮
为进一步研究异常折射和反射定律,用Matlab仿真模拟了广义斯涅尔定律.模拟结果显示,入射角θi;大于θrc(临界角)时反射光消失,θrc 随着相位梯度的增大而减小变为负值,出现负反
目的对G6PD缺乏的不同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和评价。方法以分光光度计比色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速率法分别对3052例来我院婚检和产检人群进行G6PD检测。结果 3052例受检者中,经分
目的:通过对大骨节病(Kaschin Beck disease,KBD)患者膝关节中髌骨及髌股关节形态学参数的X线观测,探寻KBD的膝关节形态变化规律,为临床诊疗提供参数资料,为关节置换提供参数
介绍高秀梅教授从阳论治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病经验。高教授治疗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病重视肾阳的作用,认为肾阳不足是其发病的病理基础,善用补骨脂、杜仲等补阳药物温补肾阳,疗效
目的:月骨无菌性坏死又称Kienbock病,好发于青壮年优势腕,病因至今不明,可分为内因和外因,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结果,随着现代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临床诊断较为明确,但治疗
目的:本文通过三种手术方式治疗FNF,比较闭合复位内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关节囊减压、全髋关节置换治疗FN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调查研究我院收治的老年新鲜FNF213例病例的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