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岛小港湾地区从德占之初就被辟为青岛的码头、仓储、交通运输区,并随着交通的便利,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工业区。从1901年德国侵略者在青岛小港建成一座木码头开始,小港码头经历了第一次日占时期、北洋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第二次日占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后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数次历史变迁。这一地区是青岛工业建筑类型与风格的集中反映,是青岛工业建筑文化的载体与影射。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的交通运输工具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城市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而使青岛小港湾旧工业码头逐渐从繁荣走向衰败。为了振兴旧工业码头地区的经济,我们应该转变旧工业码头的功能,对这一地区重新定位、开发,从而引发了一系列关于这一地区旧工业建筑保护与发展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从城市形成的背景下研究小港湾地区的发展历史,从城市设计与街道构成的角度出发,分析它的美学特点。对于这一地区的旧工业建筑,试图从建筑历史角度追溯众多旧工业建筑生长与消亡,通过对这一地区及建筑进行现场走访、实地考察、现场拍照,并结合资料查阅整理的方法,综合描述这一地区的旧工业建筑的变化发展,分析这一地区的建筑风格特征。以此为基础,对这一地区的历史建筑进行评估,探索建筑保护与发展的策略,并举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