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旅游是当代中国旅游业的新生力量,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逐渐成为旅游产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乡村旅游迅猛发展的同时,也表现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资源开发与保护、产品营销、管理体制、发展模式的确定等,国内学者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中做出了积极的研究和探索,乡村旅游也成为旅游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当然,乡村旅游是否发展的有序健康、是否有经济效益,是与每个地区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等完全分不开的,所以经营模式也会完全不同,因地而异。乌鲁木齐县的乡村旅游借助南山旅游产业基地的建设,向来发展呈上升趋势,相对于乌鲁木齐市周边的城市来说,市区的人们更愿意去乌鲁木齐县体验农村生活,寻找心灵的安静。这与它优美的自然资源和浓厚的人文气息是完全分不开的。另外,乌鲁木齐县计划以南山旅游产业基地为核心,南山生态旅游景区和环首府综合发展区为发展区,打造首府旅游服务业中心和县城现代服务业中心。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发展乡村旅游特色。论文在公共产品理论和产权理论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依托乌鲁木齐县的区位优势,以及乌鲁木齐县南山旅游产业基地对乌鲁木齐市的旅游服务功能,对乌鲁木齐县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进行研究,以方家庄村为案例,通过对方家庄农家乐经营者采取问卷和访谈等方式,对方家庄供给系统的驱动因子进行因子分析,得出方家庄是属于混合作用型发展模式,应加强中介系统的介入。最后,根据对现有的“个体农庄”、“农户+农户”、“政府+公司+农户”、“股份制模式”、“公司+农户”等几种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乌鲁木齐县方家庄适用的“股份制模式”。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对乌鲁木齐县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建议,丰富了乡村旅游理论体系,为乌鲁木齐县南山旅游产业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