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杰克·伦敦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社会和文化的化身,他的创作总是与他所处的时代紧密相连。但纵观伦敦研究历史,绝大部分批评研究还是集中于探讨他的北疆小说,如其具有代表性的北疆短篇佳作《生命的法则》、《热爱生命》和《生火》等,以及一些著名的北疆系列长篇,如《野性的呼唤》和《马丁·伊登》等等,而他的许多优秀的南海故事却一直受到冷遇,虽然它们也是伦敦文学创作中重要的一部分且清晰地再现了他所处的时代。本论文基于文本分析,并结合伦敦所处时代的历史文化语境,从探讨伦敦南海系列小说如《南海故事集》、《骄傲之家及其他夏威夷故事》、《太阳之子》及《马卡罗阿席上》中疾病的各种成因入手,重点分析这些作品中的疾病书写。本文作者认为,杰克·伦敦的南海小说中,疾病书写即是一种历史书写,这种通过疾病书写具体化了的历史书写清晰地再现了伦敦所处帝国主义时代的特点。本论文由五个部分构成:引言、正文三章、结语。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杰克·伦敦生平、文学创作历程及成就,并梳理归纳了国内外伦敦研究现状和成果,阐述了本文研究目的、方法和思路。正文第一章“杰克·伦敦南海故事中的疾病书写”通过文本解读并结合必要的生态、地理、医学及心理常识,重点分析了作品中各类疾病的显性成因,包括生态环境的破坏、消极的社会环境和不成熟的心理机制。本文作者发现,这些都只是伦敦故事中一些相对肤浅和明晰的致病原因,它们远远不足以揭示这些疾病背后的深层含义。正文第二章“作为帝国主义产物的疾病”在前面章节的基础,结合相应的历史文化背景,进一步探讨了疾病背后隐含的根本病因,初步探究了伦敦南海故事中疾病意象的文化历史意义。正文第三章是本文最为重要的章节,其首先着重讨论了疾病给南太平洋殖民岛屿人民所造成的毁灭性影响,之后便自然的过渡到探讨作品作者借疾病书写对帝国主义的批判,突显作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结语部分总结全文的观点,重申了伦敦文学创作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并且重新定位和评价了伦敦的南海小说。尽管伦敦的一些南海作品的艺术质量大体上无法与其北疆传奇相媲美,但他的诸多南海系列佳作仍然值得我们仔细研究和解读,因为这些优秀的作品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历史内涵。本文希望能给读者及研究者提供一个新的阅读和研究伦敦南海小说的视角,并重新评价他的南海作品以及他本人对殖民主义乃至帝国主义的态度。同时,通过本研究,也希望能够引起文学界对伦敦南海文学创作的更多关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