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与信用及其关系——质性研究及他控力知觉角度的实证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ncai0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任和信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脉相承而又重要的主题,在当今陌生人社会背景下,“信任危机”“信用危机”屡屡提及,其核心问题是何为信任,何为信用,尤其是其心理结构为何。中国心理学和西方心理学在此问题上有许多不同的观点,甚至于作为个人品质的信用在西方心理学理论中几乎没有落脚之处。本研究进行了本土化探索,使用扎根理论的方法研究信任、信用和它们之间关系的心理结构。并以他控力知觉角度的实验研究探索信任和信用之间的关系。  研究分为质性研究和实验研究两部分。研究结果如下:  (1)信任的心理结构包括13个维度:对他人信任,信任的过程,人际互动交流,信任是主观情感关系,获取信任,信任分不同群体,外在表现,信任的程度,内在心理,个人品质,事情的性质,信任的作用,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2)信用的心理结构包括11个维度:个人品质,信用的过程,承诺兑现,客观性评价性,信用有判断标准,外在表现,事情的性质,信用有弹性,经济活动,内在心理,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3)信任和信用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信任和信用在本质上是不同的,而且各自具有独立性,在关系先后上更多人认为是先有信用,后有信任。  (4)信任和信用的共同内容有4个部分:个人品质,外在表现,内在心理,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二者的共同结构有6个部分:个人品质,外在表现,内在心理,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事情的性质,信任/信用的过程。共同内容反映了信任和信用的一致性,共同结构而编码不同则反映了信任和信用的不一致性。  (5)他控力知觉能够影响信任和信用,高他控力知觉引起高的信任和信用评价,低他控力知觉引起低的信任和信用评价。相同他控力知觉水平下,信任和信用评价有显著差异,反映了它们本质的不同。
其他文献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