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基底节缺血性脑卒中引起认知功能改变的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连续收集2006年6月到2007年3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及解放军210医院神经内科的基底节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23例为观察组,所有病例均符合1995年10月中华医学会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研讨会通过的脑卒中诊断标准;同时按病例:对照=1:2原则,以性别、年龄和教育程度相匹配的社区健康老人46例作为对照组。评价量表采用:1)在专家指导下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量表;2)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echsler Adult Intelligence Scale,WAIS)的词汇测试及数字符号分量表;3)韦氏记忆量表(Wechsler Memory Scale,WMS);4)工作记忆课题(Trail Making Test A; Trail Making Test B);5)威斯康星卡片(Wisconsion Card Sorting Test,WCST)等对患者的一般情况及20项认知功能相关指标测试。采用SPSS11.5软件系统对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统计。结果1.基底节脑卒中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双侧基底节卒中组连线作业A、执行完成分类数、执行错误应答数、执行非持续性错误数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其词汇测试、视觉再认、图片回忆、视觉再生、触觉记忆、联想学习及顺背的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左侧基底节卒中组连线作业A、执行完成分类数、执行错误应答数、执行非持续性错误数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其词汇测试、经历、定向、视觉再认、图片回忆、视觉再生、触觉记忆、联想学习、顺背、倒背、连线作业B的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右侧基底节卒中组连线作业A、执行完成分类数、执行错误应答数、执行持续性错误数、执行非持续性错误数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其词汇测试、视觉再认及触觉记忆的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基底节卒中组的连线作业A、执行完成分类数、执行错误应答数、执行非持续性错误数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其词汇测试、经历、定向、视觉再认、图片回忆、视觉再生、触觉记忆、联想学习、顺背、倒背、连线作业B的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2.不同部位基底节缺血性脑卒中认知指标比较:不同部位基底节卒中患者在数字符号、定向、执行正确应答数、错误应答数、持续性错误、非持续性错误数六个项目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基底节卒中组的数字符号得分低于单侧,左侧基底节卒中组的数字符号得分低于右侧,三组定向得分的差异不明显,右侧略高于左侧。左侧基底节卒中组的正确应答数、错误应答数、持续性应答数和非持续性错误应答数均高于右侧。3.脑损伤体积与认知指标的相关分析:基底节缺血性卒中组脑损伤体积与执行错误应答数、执行持续性错误数呈正相关(rs>0,P<0.05),与定向、理解记忆呈负相关(rs<0,P<0.05);左侧基底节缺血性卒中组脑损伤体积与词汇测试、经历、视觉再认呈负相关(rs<0,P<0.05);右侧基底节缺血性卒中组脑损伤体积与词汇测试、数字符号、视觉再生、执行完成分类数呈负相关(rs<0,P<0.05);而双侧基底节卒中组脑损伤体积与执行完成分类数呈正相关(rs>0,P<0.05),与顺背、倒背呈负相关(rs<0,P<0.05)。结论基底节缺血性脑卒中可以引起多种认知功能改变,表现在言语智能、执行功能及记忆功能方面;不同侧基底节在操作智能、长时记忆及执行功能方面可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基底节损伤体积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损伤体积越大,认知障碍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