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余热回收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缓解世界能源危机的关键。尽管有机朗肯循环在余热回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卡琳娜循环作为同样重要的余热回收技术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为此,本文针对目前循环结构与参数作用机制不清、循环与换热网络等过程缺乏有效集成措施等问题,开展基于动态夹点分析的热耦合卡琳娜循环系统优化方法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夹点分析的优化卡琳娜循环和过程流股热集成的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余热回收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缓解世界能源危机的关键。尽管有机朗肯循环在余热回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卡琳娜循环作为同样重要的余热回收技术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为此,本文针对目前循环结构与参数作用机制不清、循环与换热网络等过程缺乏有效集成措施等问题,开展基于动态夹点分析的热耦合卡琳娜循环系统优化方法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夹点分析的优化卡琳娜循环和过程流股热集成的数学模型,推动了卡琳娜循环同步回收过程余热和循环系统优化研究。该模型考虑了系统流股的变热容特性,一是在不增加背景过程热公用工程消耗量的前提下,以集成系统的最大净产功为目标;二是考虑优化热公用工程消耗时,以集成系统的?耗最小为目标。两种工况均通过遗传算法优化卡琳娜循环的关键参数,分析余热回收系统的最大净产功/最小?耗与关键参数之间的关联机制,为余热回收提供了更有效的热力学路径。本文所提出的模型经过模型验证后,以碳捕集过程的余热回收为算例分析进一步证明了其可行性。其中,使碳捕集过程的效率损失降低了4.13个百分点,?耗减少11.3%。(2)为了提高基本循环结构的余热利用效率,克服目前多循环结构和循环参数难以同时优化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一种耦合循环参数和循环结构的多卡琳娜循环同步优化设计的分层优化模型。该模型先基于拓展的D-G模型,以最大输出功率为目标,同步优化多循环之间以及循环与热源之间结构与参数的交互作用,提高热源利用率和余热回收效率。随后,基于拓展的转运模型以最大循环效率(热源出口温度最大)为目标优化热源及循环流股之间的换热匹配,获得最优的热源-多循环耦合结构。最后,采用热经济分析方法将所得的最优循环结构与级联式和基本式两种循环结构进行余热回收性能对比,验证本文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其中,最优的双卡琳娜循环耦合结构相比于级联式和基本卡琳娜循环结构,净产功分别提高了12.55%和34.89%,?效率分别提高了11.6%和8.49%。(3)针对工艺流程与余热回收之间相互作用复杂、难以进行同步优化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严格模拟的动力学建模方法与基于方程化的数学规划方法相结合的优化模型,实现过程综合与卡琳娜循环余热回收的耦合集成。以合成气制甲醇流程为研究对象,在不降低总转化率前提下,以集成系统的余热回收效率最大为目标,同时优化卡琳娜循环与合成气制甲醇流程的关键参数。将所得到的最优热力循环-合成气制甲醇结构与分步综合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其中,净产功提高了81.6%。
其他文献
核聚变是目前最有可能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一种手段。托卡马克装置是最有可能实现受控核聚变的装置。在托卡马克装置运行过程中,面向等离子体的部件(Plasma Faceing Components,PFCs)材料会承受来自芯部的等离子体高能粒子流和热流的轰击,即等离子体与壁相互作用(Plasma-Wall Interaction,PWI),PWI使得PFCs的表面形貌发生变化。在托卡马克装置高参数、长脉冲
土地增值税是国家为了提升对房地产行业管控力度,合理调节土地增值收益的重要调控手段,也是财政主要税收来源之一。对房地产企业来讲,土地增值税属于其开发经营过程中面临的核心税种之一,而土地增值税的清算工作更是一项庞大且复杂的工作,其涉及方面之广,纳税金额之大,不仅极大地影响企业的现金流,而且还严重制约了其盈利水平,因此如何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做好土地增值税的筹划与清算工作成为房地产企业面临的巨大挑战。土地
多孔介质内的渗流过程广泛存在于石油、天然气开采、CO2地质封存、微机电系统等领域。近年来,多孔介质内两相渗流特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微纳米级孔隙是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渗流的主要通道,不同于常规尺度的流动,气体在微通道中的流动存在微尺度效应,这会导致渗流性质发生改变。本文基于MRT-LB模型,考虑努森层对气体流动的影响,并结合大密度比多组分多相伪势模型,构建了微尺度多组分多相LB模型,并用该模型研究微通
为了使聚变装置高性能稳定运行,降低等离子体对器壁溅射与侵蚀尤为重要。直线型等离子体装置(Linear Plasma Devices,LPDs)能够产生多种稳态等离子体,实验过程中参数可控、易测量、制造周期短,成本低,对于开展等离子与壁材料相互作用(Plasma-Materials Interactions,PMIs)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产生高温高密度稳态等离子体,以模拟聚变粒子辐照效应,对
中国聚变工程试验堆(China Fusion Engineering Test Reactor,CFETR)的核心目标是实现200 MW到1 GW的聚变输出功率和氚自持,在高约束模式下如何进行高效的燃料补充对实现这一目标至关重要,传统的加料方式如吹气和超声分子束已经难以实现聚变工程实验堆燃料消耗的有效补充。弹丸加料作为一种成熟的加料方式,已经在许多大型装置上得到了验证,且被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n
面向等离子体部件(plasma-facing components,PFCs)的燃料滞留测量一直是托卡马克装置中重要的研究领域,燃料滞留问题主要是低Z燃料元素滞留在第一壁上,影响材料的性能以及边界粒子再循环。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技术是一种利用激光烧蚀样品并得到光谱的元素探测技术。该技术可以很好地诊断PFCs中燃料滞留
海洋船舶工业作为海洋传统产业之一,如何做强做优这一产业是我国实现“海洋强国梦”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根本保障。其中,动力系统能量转化效率的提升是制约其更新换代的重要因素。因此,开发高效低阻换热器作为提升动力系统能量转化效率的重要途径,对于船舶航运工业和海上石油平台等海洋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可有助于提高海洋船舶业的经济性、环保性等核心性能。本文受鲨鱼鳃裂结构启发,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受限空
虽然燃烧反应过程十分复杂,但其在探究高效率、低污染的燃烧方式中十分重要,因此需对燃烧机理进行详细分析。通过对燃烧机理的分析,可获得不同燃料的特征反应,并加深对燃料燃烧特性的理解;可获得不同燃烧机理中的重要反应,以构建简化机理,降低计算成本;可获得燃烧机理中不同参数的不确定度对机理预测精度的影响,并明确燃烧机理预测不确定度来源,提高预测精度。为了研究实用燃料的氧化和燃烧性能,由各类型单一组分燃料混合
探寻安全清洁的能源,并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是一项关键挑战。如何实现受控核聚变能的和平利用成为各国研究的热点问题。作为最有希望实现可控核聚变的装置,托卡马克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和粒子,需要将其及时排除,偏滤器靶板是发生等离子体与材料相互作用的主要区域。现有的托卡马克装置开展等离子体与材料相互作用的相关研究存在如诊断困难、环境复杂等弊端。直线等离子体实验装置具有很好的可诊断性、参数可控性和稳
脉动热管具有无传统热管中的毛细芯结构、结构多样、传热性能高等特点,是解决目前微小尺寸下高热流密度散热问题的有效传热设备。脉动热管中常规工作介质会限制脉动热管的微型化和传热性能。本文通过高热导率的液态金属及低表面张力的表面活性剂溶液耦合,旨在通过表面活性剂溶液和输入功率调控液态金属微纳液滴的尺寸分布,并开展了对液态金属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两种表面活性剂组成的混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