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要想更好的适应社会,必须不断地通过学习积累知识经验。对于一次成功的学习行为其关键在于,要向学习者及时提供相应的反馈信息。正反馈意味着我们的行为适当,可以坚持;负反馈则表明行为不恰当,我们需要对原有的行为进行调整。这种对行为的监控在经典威斯康辛卡片分类任务中有着很好的体现。在任务中主要体现了反馈的两种重要功能,分别为效价功能和信息价值功能(Mies, van der Molen, Smits, Hengeveld,&van der Veen,2011;Tricomi&Fiez,2012)。效价功能强调当前的行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信息价值功能强调反馈提供给我们什么信息。 对于反馈效价功能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很多年。研究者对其神经机制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是,有关信息价值的研究并不多。虽然,研究者们使用了很多先进的研究技术试图解答这个问题,但绝大部分的研究只关注了规则转换阶段负反馈的信息价值功能,而忽略了在规则获得阶段,负反馈的信息价值功能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我们发现很少有文献试图分离负反馈的这两种功能。因此,我们对传统的威斯康辛卡片分类任务进行了改变,开展了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中,我们选用了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技术,对在规则获得过程中,负反馈的信息价值功能激活哪些脑区进行了研究。实验中使用的分段威斯康辛卡片分类任务是由经典的范式改编而来。每个tr ia l中,会给被试呈现三张参考卡片和一张目标卡片,被试根据一个自己认为对的分类规则对目标卡片和参考卡片进行匹配。每次匹配后都会给被试提供相应的反馈。每个tr ia l都要进行三次匹配。被试可能只接受一次负反馈就获得了规则(1-N F条件),也可能接受两次连续的负反馈才能获得规则(2-NF条件)。脑成像结果表明,与1-NF条件相比,在2-NF条件下,外侧的前额叶-顶叶皮层被显著的激活。右边的外侧前额叶皮层和左边的后侧顶叶皮层的激活程度会随着被试接受负反馈数量的增多而增强。这些结果说明,在规则获得阶段,负反馈的信息价值功能或许受到外侧前额叶-顶叶皮质的调整与监控。 实验二中,我们使用了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 ERP)技术,研究规则获得阶段反馈的效价功能和信息价值功能分别会诱发哪些脑电成分。借助 ERP技术时间分辨率高的优势,我们进一步探究了负反馈的效价功能和信息价值功能是否在规则获得的过程中有分离现象。实验中使用的任务与实验一基本一致,并在每次给被试呈现反馈时进行锁时。脑电结果表明,与以往很多研究结果一致,反馈负波(Feedback-re la ted Negativity, FRN)反映了反馈的效价功能。但是,第一个反映效价功能的成分并不是FRN,而是P2。晚期负成分(Late Negative Component, LNC)和P3都主要体现了反馈的信息价值功能。 综合这些结果说明,反馈的效价功能和信息价值功能确实存在分离现象。并且,大脑会对有关反馈效价的信息进行优先的处理。